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826计算机基础之数据结构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将一个
(即该元素下标
A.198
B.195
C.197
【答案】B 的三对角矩阵,按行优先存入一维数组在B 数组中的位置K 为( )。 中,A 中元素 【解析】将对角矩阵存入三对角矩阵压缩地址计算公式如下:
2. 在子网192.168.4.0/30中, 能接收目的地址为192.168.4.3的IP 分组的最大主机数是( )。
A.0
B.1
C.2
D.4
【答案】C
【解析】每个子网中忽略子网内全为0和全为1的地址剩下的就是有效主机地址,本题中由于子网的比特数是30, 因此用于主机的只有2位,即00, 01, 10, 11,有效主机地址是2个,这里192.168.4.3显然是其广播地址,因此答案是C 。
3. 下列关于管道(Pipe )通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个管道可实现双向数据传输
B. 管道的容量仅受磁盘容量大小限制
C. 进程对管道进行读操作和写操作都可以被阻塞
D. —个管道只能有一个读写进程或一个写进程对其操作
【答案】C
【解析】只有写进程才能对管道写入数据,读进程对管道进行读取数据,只能半双工通信,即某一时刻只能单向传输。管道为空,则读操作被堵塞,而如果有写操作对管道进行写的话那就要堵塞了。那么C 正确
4. 已知三叉树T 中6个叶结点的权分别是2,3, 4, 5,6,7, T的带权(外部)路径长度最小是( )
A.27
B.46
C.54
D.56
【答案】B
【解析】利用三叉树的6个叶子结点的权构建最小带权生成树,
最小的带权路径长度为
5. 设计一个判别表达式中左、右括号是否配对出现的算法,采用( )数据结构最佳。
A.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B. 队列
C.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D. 栈
【答案】D
【解析】用栈更合适,如果是左括号,进找;如果是右括号,看栈顶是不是左括号,如果是,
则左括号出栈;否则不配对(可以直接结束算法)。处理完所有符号号,如果栈为空则配对成功。
6. 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信道数据传输速率的是( )
A. 信噪比
B. 频率宽带
C. 调制速率
D. 信号传播速度
【答案】D
【解析】信道数据传输速率与信噪比、频率宽度、调制速率都有关。
7. 下列关于闪存(FlashMemory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信息可读可写,并且读、写速度一样快
B. 存储元由MOS 管组成,是一种半导体存储器
C. 掉电后信息不丢失,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
D. 采用随机访问方式,可替代计算机外部存储器
【答案】A 。
【解析】考查闪存的特性,闪存是EEPROM 的进一步发展,可读可写,用MOS 管的浮栅上有无电荷来存储信息,它依然是ROM 的一种,故写速度比读速度要慢不少。闪存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它采用随机访问方式,现在常见的SSD 固态硬盘就是由flash 芯片组成的,故答案为A 。
8. 操作系统的
A. 用户级
B. 用户级
C. 用户级
D. 用户级
【答案】A 。 子系统通常由四个层次组成,每一层明确定义了与邻近层次的接口。其合理软件、设备无关软件、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 软件、设备无关软件、中断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 软件、设备驱动程序、设备无关软件、中断处理程序 软件、中断处理程序、设备无关软件、设备驱动程序 的层次组织排列顺序是( )。
【解析】对于一次设备的调用,操作系统为用户准备了系统调用的接口,当用户使用设备时,首先在用户程序中发起一次系统调用,操作系统的设备无关层软件接到该调用请求后调用处理程序进行处理,根据调用格式和形参,再转到相应的设备驱动程序去处理;大部分设备在运行时是需要时间的,所以设备驱动程序会以中断方式驱动设备,即设置好控制寄存器参数和中断向量等参数后阻塞自己;当设备准备好或所需数据到达后设备硬件发出中断,设备驱动程序唤醒,将数据按上述调用顺序逆向回传到用户程序中,或继续驱动设备执行下一条指令。 因此,软件从上到下分为四个层次:用户层、与设备无关的软件层、设备驱动程序以及中断处理程序。
9. 循环队列存放其元素值,用front 和rear 分别表示队头和队尾,则当前队列中的元素数是( )。
【答案】A
【解析】对于循环队列,需要深刻理解队头在队尾进行进队操作。和队尾的概念,在队头进行出队操作,如果为负则元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为正时元素个数=
素的个数=所以统一的公式就是
10.若数据元素序列11, 12, 13, 7, 8, 9, 23, 4, 5是采用下列排序方法之一得到的第二趟排序后的结果,则该排序算法只能是( )。
A. 起泡排序
B. 插入排序
C. 选择排序
D. 二路归并排序
【答案】B
【解析】经过两趟排序后,A 项起泡排序的结果是两个最小或最大的元素放到了序列的最终位置;B 项插入排序的结果是前三个数有序即可;C 项选择排序结果是两个最小的元素在最前面按顺序排好;D 项二路归并排序的结果是长度为4的子序列有序,即前4个数排好序,接下来的4个数排好序。显然题目中的元素序列只能是插入排序第二趟排序后的结果,因此,B 项正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