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830机械原理与设计之机械原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填空题

1. 相交轴锥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_____、_____。

【答案】两个齿轮的大端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两轮的锥距相等、锥顶重合

【解析】一对相交轴锥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为:两轮的(大端)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及两轮的锥距相等、锥顶重合。

2. 当发现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过大时,可采取_____,_____等措施加以改进。

【答案】增大基圆半径;增大偏心距。

【解析】基圆半径增大,适当增大从动件的偏心距,都可使压力角减小。 3.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已知连杆摇杆机架则曲柄A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答案】即

【解析】曲柄摇杆机构中有整转副,故满足杆长条件,且最短杆为曲柄,故

4. 曲柄滑块机构,当曲柄处在与滑块的移动方向垂直时,其传动角为_____,导杆机构,其中滑块对导杆的作用力方向始终垂直于导杆,其传动角为_____。

【答案】最小值;9CT

【解析】滑块对导杆的作用力方向始终垂直于导杆,即压力角为零。

5. 螺旋副的自锁条件是螺纹升角_____摩擦角。

【答案】小于

6. 确定凸轮基圆半径的原则是在保证

【答案】选取尽可能小的基圆半径

【解析】基圆半径愈小,凸轮尺寸也愈小,凸轮机构愈紧凑,同时基圆半径的减小还要受到压力角的限制

,以及其它结构尺寸及强度条件的限制,仅从机构结构紧凑和改善受力的观点来看,基圆半径的确定原则是:在保证的

条件下,应使基圆半径尽可能小。 条件下,_____。

7. 斜齿圆柱齿轮的标准参数在_____面上,用齿条型刀具加工圆柱齿轮时不根切的最少齿数是_____。

【答案】法;11

【解析】不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

8. 在曲柄滑块机构中,若取曲柄为机架时,则可获得_____机构。

【答案】回转导杆

的斜齿

二、判断题

9. 在设计用于传递平行轴运动的齿轮机构时,若中心距不等于标准中心距,则只能采用变位齿轮来配凑中心距。( )。

【答案】×

【解析】采用斜齿轮传动时,也通过改变螺旋角的大小来调节中心距。

10.铰链四杆机构,若以最短杆为机架便可形成双曲柄机构。( )

【答案】×

【解析】对于满足杆长条件的铰链四杆机构,若以最短杆为机架便可形成双曲柄机构。

11.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外啮合传动中,不能同时有3对轮齿啮合。( )

【答案】√

12.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基圆半径就是实际廓线的最小向径。( )

【答案】×

【解析】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基圆半径就是理论廓线的最小向径。

13.盘状凸轮基圆上,至少有一点是在凸轮廓线上。( )

【答案】√

【解析】盘状凸轮机构的基圆是以凸轮回转中心为圆心,以凸轮最小半径为半径所作的圆。

14.根据渐开线的性质,基圆之内没有渐开线,所以渐开线齿轮的齿根圆必须设计得比基圆大。( )

【答案】×

15. 齿条是相当于齿数为无穷多的齿轮,那么齿条与齿轮啮合时,其重合度当为无穷大。( )。

【答案】×

【解析】重合度随着齿数的增多而增大,当齿数趋于无穷大时,重合度极限为

16.变位蜗杆传动,蜗杆节圆直径( )

【答案】×

蜗杆分度圆直径蜗轮节圆直径蜗轮分度圆直径

【解析】变位蜗杆传动中,是对蜗轮进行变位,变位后蜗轮的分度圆与节圆仍旧重合,因此有蜗轮节圆直径蜗轮分度圆直径而蜗杆节圆直径有可能等于蜗杆分度圆直径

17.渐开线齿条的齿廓为直线,与其共轭的曲线也是渐开线。( )

【答案】√

18.齿轮正变位后基圆尺寸增大。( )

【答案】×

【解析】齿轮变位后,齿轮的模数不变,齿数不变,压力角不变,因此基圆尺寸也不发生改变。

三、简答题

19.图所示为一机床上带动溜板2在导轨3上移动的微动螺旋机构。螺杆1上有两段旋向均为右旋的螺纹,A 段的导程

B 段的导程

试求当手轮按K 向顺时针转动一周时,溜

板2相对于导轨3移动的方向及距离大小。又若将A 段螺纹的旋向改为左旋,而B 段的旋向及其他参数不变,试问结果又将如何?

【答案】A 、B 均为右旋时,溜板2相对于导轨3沿K 相同方向作轴向移动,大小为:

当A 改为左旋,B 为右旋时,溜板2相对于导轨3沿K 反方向作轴向移动,大小为:

20.何谓机器人的自由度、灵活度和工作空间? 这些机器人的技术指标之间有无联系? 它们对机器人的工作性能及应用有什么影响?

【答案】(1)自由度是用来确定手部相对机座的位置和姿态的独立参变数的数目;灵活度是指操作机末端执行器在工作时所能采取的姿态的多少;工作空间是指操作机的工作范围,通常以手腕中心点在操作机运动时所占有的体积来表示。

(2)关系:自由度越多,越有利于工作空间的増大,有利于灵活度是增加。

(3)影响:机器人的自由度越多,就越接近于人手的动作机能,通用性越好,但结构也越复杂;灵活度越大,机器人工作时可采取的姿态数越多,机器人越灵活;工作空间越大,形状越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