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943细胞生物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核被膜
【答案】核被膜 是位于间期细胞核的最外层,由内外两层平行但不连续的单
不位膜构成的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界膜。核被膜构成核、质之间的天然选择性屏障,保护
受细胞骨架运动所产生的机械力的损伤,进行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
2. 乙醛酸循环体
【答案】乙醛酸循环体是指一种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体。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体降解储存在种子中的脂肪酸,产生乙酰辅酶A , 并进一步形成琥珀酸,后者离开过氧化物酶体进一步转变成葡萄糖,上述转化过程中伴随一系列乙醛酸循环的反应,
3. 剪接子
【答案】剪接子是由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具有切去的内含子并把外显子连接起来的功能的复合体。
4. ATP synthetase(ATPase )。
【答案】A TP synthetase又称F 1-F 0-ATP 酶,广泛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异养菌和光合细菌中,是生物体能量转换的核心酶。该酶分别位于线粒体内膜、类囊体膜或质膜上,是跨膜的通道蛋白,参与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在跨膜质子动力势的推动下,或者说在它的引导下,质子通过膜来驱动从
5. peroxisome 和无机磷酸合成
【答案】peroxisome 的中文名称是过氧化物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即微体,是指由单层膜围绕的内含一种或几种氧化酶类的细胞器。过氧化物酶体是一种异质性的细胞器,不同生物的细胞中,甚至单细胞生物的不同个体中所含酶的种类及其行使的功能都有所不同。过氧化物酶体内常含有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使细胞免受
6. 细胞决定
【答案】
细胞决定
的命运。
7. 中心体列队的毒害。 是指在能识别一个细胞的分化以前,就有了一个预先保证细胞怎样变化的时期,或者说在形态、结构与功能等分化特征尚未显现之前就已经确定了细胞
【答案】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对中心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的过程称为中心体列队。
8. 第二信使
【答案】第二信使是指受细胞外信号的作用,在细胞质溶质内形成或向细胞质溶质释放的细胞内小分子,负责将信号传到细胞内部,如
号转导途径中行使携带和放大信号的功能。
9. 基因打靶
【答案】基因打靶是指通过同源重组将外源基因定点整合入靶细胞基因组上某一确定的位点,达到定点修饰改造染色体上某一基因的一项技术。基因打靶技术是一种定向改变生物活体遗传信息的实验手段,通过对生物活体遗传信息的定向修饰包括基因灭活、点突变引入、缺失突变、外源基因定位引入、染色体组大片段删除等,并使修饰后的遗传信息在生物活体内遗传,表达突变的性状,从而可以研究基因功能等生命科学的重大问题,以及提供相关的疾病治疗、新药筛选评价模型等。
10.等。第二信使通过其浓度变化(增加或减少)应答胞外信号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调节细胞内酶和非酶蛋白的活性,从而在细胞信
是光面内质网上的一类含铁的膜整合蛋白,在波长处具有最【答案】
细胞色素
高吸收值,可将有毒物质以及类固醇和脂肪酸羟基化,改变它们的水溶性,从而排出体外。
二、简答题
11.试述化学渗透假说的主要内容。
【答案】化学渗透假说内容: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线粒体内膜中不对称分布,当高能电子沿其传递时,所释放的能量将
过从基质栗到膜间隙,形成电化学梯度。在这个梯度驱使下,穿
抽合成酶回到基质,同时合成分子。 电化学梯度中蕴藏的能量储存到高能磷酸键。电子及质子通过呼吸链上电子载体和氢载体的交替传递,在线粒体内膜上形成3次回路,导致3对提至膜间隙,生成3个
12.质子栗有哪三种?
【答案】就是生物膜上将氢离子泵出细胞质基质,建立跨膜的氢离子电化学梯度驱动转运溶质进入细胞和保持细胞质基质中性pH 作用的主动运输结构。可分为以下P 型、V 型、F 型三种。(1)P 型: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上,在转运氢离子的过程中涉及磷酸化和去磷酸化。(2)V 型:存在于动物细胞溶酶体膜和植物细胞液泡膜上,转运氢离子过程中需要A TP 提供能量,但不形成磷酸化的中间体,其功能是从细胞质基质中泵出氢离子进入细胞器,有助于保持细胞质基质中性pH 和细胞器内酸性pH 。(3)F 型:存在于线粒体内膜,植物类囊体膜和多数细菌质膜上,
F 型质子泵工作时不会消耗A TP 。 氨离子顺浓度梯度跨膜,将所释放的能量与A TP 生成偶联起来。
13.细胞质膜外表面也存在M6P (甘露糖-6-憐酸)的受体蛋白,试解释其功能。
【答案】M6P 受体蛋白是反面高尔基网络上的膜整合蛋白,能够识别溶酶体水解酶上的M6P 信号并与之结合,从而将溶酶体的酶蛋白分选出来,然后通过出芽的方式将溶酶体的酶蛋白装入
M6P 受体蛋白主要存在于高尔基体的反面网络,分泌小泡。但在一些动物细胞的质膜中也有存在,
功能为防止溶酶体的酶不正确地分泌到细胞外。
受体蛋白同M6P 的结合是高度特异的,并且具有较高的结合力。它在pH 为
下与M6P 结合,而在酸性条件下的条件脱落。细胞质膜表面pH 呈中性,溶酶体的酶蛋白在这种条件下与M6P 受体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可通过内吞作用将分泌出来的溶酶体酶重新包装在小泡中并送回到细胞内,M6P 受体可重新返回细胞膜,反复使用。
14.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案】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1)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2)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3)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4)细胞增殖及其调控;(5)细胞
;分化及其调控;(6)细胞的衰老与程序性死亡(凋亡)(7)细胞的起源与进化;(8)细胞工程。
15.简述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答案】细胞生物学研究总的特点是从静态分析到活细胞的动态综合,其基本特点和趋势如下:细胞结构功能细胞生命活动;细胞中单一基因与蛋白基因组与蛋白质组及其协同作用,
体内;静态动态;实验研
特别是复合体的相互作用;
细胞信号转导信号调控网络;体外
究计算生物学;与数理化等多学科渗透。
16.简述微丝的形态和化学组成。
【答案】微丝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实心纤维,其直径约为常成群或成束存在于胞质内。在高度持化的细胞,如肌细胞能形成稳定的结构,但更常见的是在非肌细胞内形成不稳定的束或复杂的网。微丝主要由3类蛋白质组成,一类是肌动蛋白,是微丝的基础蛋白;另一类是肌球蛋A , 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共同作为收缩蛋白在收缩中起主要作用,还有一类是肌动蛋白一结合蛋白,已经发现这类结合蛋白有40多种,它们在微丝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与肌动蛋白纤维的结合、聚合及稳定等作用有关。
17.简要说明进行细胞拆合所使用的方法。
【答案】细胞拆合技术是把细胞核与细胞质分离开来,然后把不同来源的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配合,形成核质杂交细胞。又可分为细胞核质分离技术和细胞核质重组技术。
方法包括:(1)物理法,采用机械法或UV 法。机械法指用显微操作仪吸出细胞核,移入到新的去核细胞中的方法;UV 法指紫外线照射去除细胞核的活性,再移入新的细胞核。(2)化学法。细胞松弛素B 处理诱发细胞向外排核,形成胞质体及微核体,将不同的胞质体和核体重新融合形成新的杂交细胞。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