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8岁,下腹疼痛、尿液混浊十余天,结合图像,最可能的诊断是() 阑尾周围脓肿。 慢性膀胱炎。 憩室炎膀胱瘘。 结肠间质瘤。 盆腔脓肿。
下列关于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正常骨髓象有核红细胞约占20%~30%。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反映骨髓造血旺盛与否。 见不到幼稚浆细胞。 巨核细胞正常参考值范围为7~35个。 粒/红比值正常只见于正常骨髓象。
病历摘要;患儿,女性,5岁,因右下肢跛行三年而入院。患儿2岁方学会走路,当时被发现右下肢行走不稳,升降步态,无外伤史。体检:体温36.5℃右下肢无红肿、无压痛,下肢肌力正常,皮肤感觉正常,右髋关节屈伸正常,外展稍受限,其余关节活动正常。详细阅读病历摘要,可归纳以下特点:①5岁女童;②2岁学会走路,迟于正常儿童;③学会走路时即有被拐,且无外伤史,宜多考虑为先天因素;④体温正常,局部无红肿,无压痛,可排除炎症性病变;⑤下肢肌力正常,皮肤感觉正常,可排除神经性病变;⑥仅右髋关节外展稍受限,可优先考虑右髋关节病变。综上所述,可初步将思路引入右髋关节病变,为先天性可能性大,且可初步排除神经性、肌源性和感染性病变。患儿Allis征(+),Trendelenburg试验(+),X线摄片示:右Shenton’s线不连,髋臼指数50°,股骨头位于Perkin’s方格的外上象限,且发育差,变小,但密度正常,前倾角80°,臼头无破坏,颈干角140°。根据以上检查,拟诊断什么疾病?() A.下肢不等长。 先天性髋内翻(右)。 右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右)。
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两个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的原生质直接连续称为突触。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主要依靠突触传递。 突触传递不易疲劳。 兴奋通过突触处的传递速度较慢,有时间延搁。 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
女性,45岁,头痛12年,视力模糊3年。CT示以大脑纵裂为中心的等密度肿块,增加后肿块明显强化。术后肿块大体如图所示,镜检如图所示,该患者所患的疾病是() 脑膜瘤。 星形胶质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 脑血管畸形。 以上都不正确。
低钾血症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