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645中国通史之中国近代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8年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645中国通史之中国近代史考研核心题库(一) ... 2 2018年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645中国通史之中国近代史考研核心题库(二) . 13 2018年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645中国通史之中国近代史考研核心题库(三) . 23 2018年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645中国通史之中国近代史考研核心题库(四) . 33 2018年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645中国通史之中国近代史考研核心题库(五) . 43
一、名词解释
1. 欧事研究会
【答案】欧事研究会是1914年在东京组织的以研究欧事为名的政治团体。1914年7月一战爆发后,部分流亡日本、尚未加入中华革命党的同盟会员,为探讨世界大战与中国革命关系,加强联络,以研究欧事为名成立该会。主要成员有李根源、邹鲁、章士钊、李烈钧、程潜等人,黄兴为名誉主席,实际负责人为李根源。该会对国事主张停止内争,一致对外。1915年下半年,袁世凯加快复辟帝制步伐,部分成员李烈钧、李根源等开始向孙中山靠拢,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
2. 古田会议
【答案】1929年12月,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古田召开。大会由陈毅主持,毛泽东作政治报告、朱德作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了中央《九月来信》。大会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红军的建设经验,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决议案。决议明确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强调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必须服从党的领导,树立无产阶级思想,纠正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绝对平均主义、流寇思想等错误观念;要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等项任务等。这个决议使红军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肃清了一切旧式军队的影响,使整个中国红军完全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
3.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答案】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1924年7月,在国民党中央的赞同之下,为了适应国共合作后,农民运动开展的形势,由共产党人潔湃等在广州创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此后两年间共办六届,培养农民运动人才770余名。其中规模最大的第六届,由毛泽东主办,学员来自全国19个省区共300余人。教学内容除马列主义理论外,还学习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研究农民问题。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的很多人成为农民运动和大革命的领导骨干,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4. 《马关条约》
【答案】《马关条约》是1895年清政府和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日双方主要代表分别是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主要内容有:①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②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③赔偿军费二万万两白银;④増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⑤允许日本臣民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
地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事后,由于俄、德、法三国的干涉,日本将辽东半岛退还给中国,中国付给日本酬银三千万两。《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
5. 《旅大租地条约》
【答案】《旅大租地条约》是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租借旅顺大连的条约,原称《中俄会订条约》。1897年12月,俄国出兵强占了旅顺口和大连湾。1898年3月27日,中俄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并于5月7日订立《续立旅大租地条约》,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湾及其附近海面,租期25年,在租期内完全由俄国管辖。俄国还获准修筑中东铁路支线,把中东铁路和旅顺、大连湾连接起来,并规定支线所经地区的铁路权利不得让与他国。次年,俄国又擅自把租借地改为“关东省”,设首席长官管理行政,把势力范围扩大至东北全境。
6. 中国远征军
【答案】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中中国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抗击日本,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建立的出国作战部队。缅甸是东南亚半岛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滇緬公路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通线。为保卫緬甸,中英两国于1941年结成军事同盟。1942年日本展开进攻后,英缅军一路溃败,急忙请中国军队入緬参战。中国成立远征军,开赴缅甸战场。5月上旬,中国远征军因战局失利而开始撤退,撤退途中伤亡甚重,到8月初先后撤到印度和滇西时仅剩4万人。从1942年3月开始与日军作战,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中国远征军转战1500余公里,屡锉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多次给英缅军有力的支援,取得了东吁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等胜利。后来,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的反攻胜利,重新打通了国际交通线;把日军赶出了中国西南大门,揭开了正面战场对日反攻的序幕;为盟军收复全缅甸创造了有利条件。
7. 时务学堂
【答案】时务学堂是戊戌变法运动中湖南维新派在长沙创办的新式学堂。由谭嗣同等发起,于1897年10月在长沙创办。熊希龄任提调,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欧榘甲、韩文举、唐才常等
任分教习。教学内容包括经、史、诸子和西方的政治法律与自然科学。戊戌政变后改为求是书院。
8. 帝后党争
【答案】帝后党争是指清末以光绪帝为中心的帝党与以慈禧太后为中心的后党之争。帝党主要成员有翁同稣、孙家鼐等人,后党主要有李鸿章、荣禄等人。两党在甲午战争时就主战还是主和,戊戌变法时就支持还是压制改革,进行了激烈的斗争。1898年,后党发动戊戌政变,幽禁光绪帝,捕杀维新变法人士,帝后党争以慈禧太后重新揽权而结束。
9.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答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的一个条约。根据条约换文,中华民国政府允许将依公正的公
民投票的结果决定外蒙古是否独立。1945年10月20日,外蒙人民在外蒙当局的监视和控制下进行公民投票,结果显示97.8%的公民赞成外蒙古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时的换文规定,《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失效。
10.中共二大
【答案】中共二大是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规定了党在当前的奋斗目标和最近的任务。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中国共产党章程》。选举陈独秀、李大钊、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为中央委员,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为委员长。会议还决定出版《向导》周报,作为党中央的机关刊物,由蔡和森任主编。
二、论述题
11.简评宋教仁。
【答案】宋教仁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是中华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担任过华兴会和同盟会的主要领导、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唐绍仪内阁的农林部总长、也是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曾留学日本法政大学、早稻田大学。民国二年3月20日,时任国民党代理理事长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老北站)遭枪击,22日不治身亡,终年31岁。
中华民国成立后,宋教仁将同盟会与其他小党合并,成立国民党。宋教仁主张将同盟会公开化,以堂堂政党之阵势,藉选举取得政权。宋教仁路线不仅获得了同盟会多数之支持,并且继续与其他小党合并,终于组成国民党,而在国会大选中取得了多数。这个“国民党”,不同于1924年孙中山主导的联俄容共后的中国国民党,实乃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政党。许多后来著名的民主人士如张东荪、沈钧儒、徐傅霖、罗文干、石志泉等,都是当时这个国民党的核心成员。
宋教仁企图走合法的选举路线,通过组织责任内阁以架空袁世凯的做法在当时注定是行不通的,但宋教仁一心为革命的精神依然值得后世敬仰。
12.概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有:
①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近代工业迅速发展,国力逐渐强盛,为其扩充军备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890年日本发生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大批工人失业,国内市场狭小,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者为了摆脱困境,转移人民的斗争视线,这时更加迫不及待地想从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从而加紧了发动侵华战争的准备。
②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派兵开进朝鲜,不断挑衅中国驻军,蓄意挑起战争,7月25日凌晨,我国护送入朝清军的“济远”、“广乙”、“操江”三舰从牙山起旋返航,在牙山口外丰岛遭到日本海军的突然袭击,日本正式挑起了酝酿已久的侵华战争。
(2)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有:
①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给中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了割让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