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本科阶段工程设计类课程研究

关键词: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教育, 本科阶段, 工程设计类课程

  摘要



 

人类的工程活动不断创造着光辉灿烂的文明,工程教育也处在动态发展之中。美国以及西方许多国家的本科阶段的工程教育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日益形成“科学化倾向”的模式,强调坚固的科学基础,忽视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直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提出了“回归工程”的理念,引领了全球工程教育领域的改革。与此同时,工程设计教育在美英等国复兴并持续向前推进,“工程设计导向”的工程教育改革趋势日益明显,本科阶段的工程设计课程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首先对工程设计与工程设计教育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不同工程形态下工程设计的特点及其与工程的关系,以及在不同工程观指导下,工程设计教育在工程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工程设计教育的理念对工程设计类课程有着指导作用。

接下来,本文以工程设计理论与课程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重点结合工程设计过程理论、工程设计认知理论、综合课程理论,提出了本科阶段工程设计类课程的定义,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维度总结其特点,进而建立了工程设计类课程分析框架。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美国本科阶段的工程设计类课程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选取麻省理工学院、普渡大学、欧林工学院三所高校,对各高校机械工程系的工程设计类课程进行详细探讨,进而总结美国高校本科阶段工程设计类课程实践的特点。

本文对我国本科阶段的工程设计类课程实践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先从历史的角度梳理我国工程教育中的工程设计教育,总结不同时期我国工程设计教育的特点,重点剖析近二十年工程设计教育的改革动态及相关案例。然后基于参与卓越计划高校的实施进展报告,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分析我国工科本科阶段的工程设计类课程现状及改革趋势。选取我国某“985”高校和某地方高校作为案例,从微观的角度对其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工程设计类课程进行深入剖析。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析得出我国本科阶段工程设计类课程存在的问题:缺乏整体规划、开放性与创新性不足、实施中受到条件限制。

最后,本文提出了我国本科阶段工程设计类课程改革的可行性建议。本科阶段的工程设计类课程需要整体规划;工程设计类课程目标应注重体验性知识、团队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还应该贯穿工程职业伦理观念;工程设计类课程内容应该包含工程设计全过程要素,课程内容的组织要符合学生的工程设计认知规律;工程设计类课程在实施方面应以团队形式组织学生,由多位教师联合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实践,增强任课教师的工程背景与经历,激励教师关注课程教学的研究;工程设计类课程在评价方面应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注重过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