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戏剧学院戏剧[专业硕士]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之艺术学基础知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 )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演员的四种基本功夫,习称“四功”。

A. 身段、眼神、手势、台步

B. 唱、做、念、打

C. 动作、表情、表演、效果

D. 五音四呼

【答案】B

【解析】唱做念打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习称“四功”。唱指唱功,做指做功(形体动作表演),念指念白,打指武打。“唱、做、念、打”四种表演功夫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合称“四功五法”是我国戏曲演员的基本修养。

2. 《雕塑家刘焕章》是( )电视台摄制的( )专题纪录片,编辑、撰稿:陈汉元; 摄影:李绍武。

A. 中央; 黑白

B. 北京; 黑白

C. 中央; 彩色

D. 北京; 彩色

【答案】c

【解析】《雕塑家刘焕章》是用16毫米彩色胶片制作的一部电视纪录片,时长30分钟,该片表现雕塑家刘焕章在事业上执著的追求。不少肖像特写拍摄精美、生动,反映了人物的精神风采。解说文字文学性强。在声音的写意化方面作出了成功的探索。结尾处以一声声铁锤敲击塑刀的声响,配合刘焕章所住庭院的空镜头,表现主人公锲而不舍的品格。

3. 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英国出现了一个称为( )的电影流派,它是一种与传统决裂的关心社会的电影,追求题材、演员和生产体制的创新。

A. 自由电影

B. 古典主义

C. 现实主义

D. 后现代主义

【答案】A

【解析】1956年开始,英国电影学会的实验基金会和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共同资助一批有志于

“复兴英国电影艺术”的青年拍摄了一批短片,并陆续在英国国家资料影院公映。在上映影片的司时,这些青年导演联合发表了一些声明,宣布他们的创作目的是向社会上和电影界内部的保守观念挑战。他们强调艺术家的社会责任,要求重视日常生活题材和创作中的个性表现。他们强烈希望摆脱电影制片业的商业栓桔,取得创作自由。是一种与传统决裂的关心社会的电影,追求题材、演员和生产体制的创新。

4. 荀慧生(1900-1968),京剧演员,工花旦、闺门旦,所创流派名“荀派”,代表剧目有( )。

A. 《梁红玉》

B. 《荒山泪》

C. 《春闺梦》

D. 《丹青引》

【答案】D

【解析】荀慧生对京剧旦角进行改革创造,形成“荀派”艺术风格,为“四大名旦”之一。代表剧目有《金玉奴》、《丹青引》、《红楼二尤》、《红娘》等。BC 两项,《荒山泪》、《春闺梦》是程砚秋的代表剧目; A 项,《梁红玉》梅兰芳、尚小云均演出过。

5. 仰覆莲花瓷尊是( )类型的优秀作品。

A. 唐三彩

B. 青瓷

C. 白瓷

D. 釉下彩

【答案】B

【解析】一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工艺美术最突出的成就是青瓷烧造技术的提高,并且取代了传统的铜器,成为制作生活用器的主要品种,仰覆莲花瓷尊是优秀的作品。

6. 艺术设计中,( )一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

A. 设计原则

B. 设计风格

C. 设计美学

D. 设计思维

【答案】A

【解析】设计原则是设计从确定或接受课题到完成的全过程中,设计师所应信守的法则和标准,它是经过大量设计实践证明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设计原则是对实践理论性的总结与提炼,应是格守不渝的,从而指导设计实践,并接受设计实践的检验。

7. ( )是功能美的抽象形态,是指构成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形、声)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如整齐、比例、均衡、反复、节奏、多样统一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A. 科学美

B. 技术美

C. 形式美

D. 装饰美

【答案】C

【解析】形式美是指各种形式因素的有规律的组合,从而形成了某些共同的特征和法则,它包括色彩、线条、形体等因素,也包括对称、均衡、多样统一等形式法则。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一般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或称构成规律、形式美法则。

8. “十二木卡姆”属于( )。

A. 维吾尔族

B. 侗族

C. 彝族

D. 苗族

【答案】A

【解析】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古典音乐,也是大型音乐套曲的称谓。它是维吾尔人民创作出来的一部巨大的音乐财富,素有“东方音乐明珠”之誉称。具有抒情性和叙事性相结合的特点。这种音乐形式在世界各民族的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堪称一绝。

9. 19世纪最初20年,( )在法国达维特和安格尔领导下达到顶峰。

A. 浪漫主义绘画

B. 现实主义绘画

C. 洛可可绘画

D. 新古典主义绘画

【答案】D

【解析】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的杰出代表是大卫和他的学生安格尔,雕塑方面的代表是乌东。

10.1907年( )在上海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新剧剧团春阳社。

A. 曾孝谷

B. 田汉

C. 王钟声

D. 李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