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广西师范大学854数据结构(含C程序设计)及计算机组成原理之数据结构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设与某资源相关联的信号量初值为3,当前为1,若M 表示该资源的可用个数,N 表示等待该资源的进程数,则M ,N 分别是( ).

A.0、1

B.1、0

C.1、2

D.2、0

【答案】B

【解析】信号量初值是3表示资源数有3个,当前为1表示已经用掉2个,剩余可用的资源数就只有1个了,由于资源有剩余,可见没有其他进程等待使用该资源,故进程数为0.

2. 进程P0和P1的共享变量定义及若进程P0和P1访问临界资源的类C 伪代码实现如下:

则并发执行进程P0和PI 时产生的情况是( ).

A. 不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会出现“饥饿”现象

B. 不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不会出现“饥饿”现象

C. 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会出现“饥饿”现象

D. 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不会出现“饥饿”现象

【答案】D

【解析】这是皮特森算法(Peterson’SAlgorithm)的实现,保证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合理安全. 该算法为了防止两个进程为进入临界区而无限期等待,设置变量tum ,表示不允许进入临界区的编号,每个进程在先设置自己标志后再设置turn 标志,不允许另一个进程进入,这时,再同时检测另一个进程状态标志和不允许进入标志,这样可以保证当两个进程同时要求进入临界区时只允许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 保存的是较晚的一次赋值,则较晚的进程等待,较早的进程进入. 先到先人,后到等待,从而完成临界区访问的要求.

3. 本地用户通过键盘登录系统时,首先获得的键盘输入信息的程序是( ).

A. 命令解释程序

B. 中断处理程序

C. 系统调用服务程序

D. 用户登录程序

【答案】B

【解析】外部设备在与计算机连接时有多种方式,中断技术就是一种常用方式.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处理机中断信号线,外部设备在需要服务的时候将该线设置为有效,计算机若同意接受中断则会停止当前进程的运行,转而服务发出中断的物理设备(注意与陷阱,即软中断有区别),那么对不同外部设备进行服务的程序代码是不同的,如何找到这些代码呢? 这就要借助中断向量,中断向量一般是由硬件根据中断的类型(不同外设不同)计算所得,或计算机系统在开机配置时所配置的. 处理机取得中断向量,其实就是一个物理地址,该地址下存放的是为此中断服务的代码的起始地址. 所以,当键盘按下的时候,键盘控制器获得该操作动作,先将键盘扫描码读入键盘缓冲区,再向处理机发出键盘中断,适当的时候(一条指令的末尾或一条原语结束)处理机会响应中断,调用指定服务程序将键盘缓冲区中的键盘扫描码输入到登录进程中去. 如此,最先响应键盘的必然是中断处理程序. 本题中,像命令解释器(例如cmd 窗口)、系统调用服务和用户登录程序都在中断处理程序后面.

4. 下列命中组合情况中, 一次访存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TLB 未命中, Cache 未命中, Page 未命中

B.TLB 未命中, Cache 命中, Page 命中

C.TLB 命中, Cache 未命中, Page 命中

D.TLB 命中, Cache 命中, Page 未命中

【答案】D

【解析】TLB(快表) 和慢表(页表, Page) 构成二级存储系统, 若TLB 命中, 则Page 必命中。因此不可能发生的是D 选项。

5. 下列关于中断方式和DMA 方式比较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

A. 中断方式请求的是方式请求的是CPU 处理时间, DMA 方式请求的是总线使用权

B. 中断响应发生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后, 中断响应发生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后, DMA 响应发生在一个总线事务完成后

C. 中断

送由硬件完成

D. 中断

设备

【答案】D

【解析】中断处理方式:在

与设备输入每个数据的过程中, 由于无需CPU 干预, 因而可使CPU

设备并行工作。仅当输完一个数据时, 才需CPU 花费极短的时间去做些中断处理。因此中断

设备方式适用于所有外部设备, 方式适用于所有外部设备, DMA 方式仅适用于快速外部方式下数据传送通过软件完成, 方式下数据传送通过软件完成, DMA 方式下数据传申请使用的是CPU 处理时间, 发生的时间是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之后, 数据是在软件的控制下完成传送。而DMA 方式与之不同。DMA 方式: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是数据块, 即在CPU 与

之间, 每次传送至少一个数据块, DMA 方式每次申请的是总线的使用权, 所传送的数据是从设备直接送入内存的或者相反; 仅在传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时, 才需CPU 干预, 整块数据的传送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的。答案D 的说法不正确。

6. 为解决计算机主机与打印机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通常设置一个打印数据缓冲区,主机将要输出的数据依次写入该缓冲区,而打印机则依次从该缓冲区中取出数据. 该缓冲区的逻辑结构应该是( ).

A. 找

B. 队列

C. 树

D. 图

【答案】B

【解析】这类问题一般都先分析题目中的数据具有什么操作特性或是结构特性比如“先进后“先进先出”等再判断其逻辑结构. 栈和队列是操作受限的线性表,出”、栈具有先进后出的特性而队列具有先进先出的特性. 由于本题中先进入打印数据缓冲区的文件先被打印,因此打印数据缓冲区具有先进先出性,则它的逻辑结构应该是队列.

7. 设二维数组(即m 行n 列) 按行存储在数组

A[i,j]在一维数组B 中的下标为( )。

A.(i﹣1)*n+j

B.(i﹣1)*n+j ﹣l

C.i*(j﹣1)

D.j*m+i ﹣l

【答案】A

【解析】前i ﹣1的元素个数为(i﹣1)*n,所以二维数组元素A[i,j]在一维数组B 中的下标为

中,则二维数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