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大学经济学院807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边际消费倾向
【答案】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 opensity to consume,简称为MPC )指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其公式为:
式中,△C 表示增加的消费,△Y 表示增加的收入。按照凯恩斯的观点,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着一条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因此,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0和1之间波动。
当消费函数为线性函数时,MPC=β。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0 2.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答案】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一般为正值,也与投资乘数相等。 3. 结构性通货膨胀 【答案】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在不存在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化也可以导致价格水平持续、显著的上涨,引发通货膨胀,这就是结构性通货膨胀。 从经济结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来看,国民经济中各个部门各具特点且千差万别,这是导致结构性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源。在现代社会,由于资本和技术在不同的经济部门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很难使资本和技术从一个部门流转到另一个部门。 但是,货币工资的增长速度通常是由生产率较高的部门、处十发展上升阶段的部门和开放度较高的部门决定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在工会追求工资均等化和公平原则的压力下,在劳动市场竞争的作用下,那些劳动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发展缓慢处在衰退阶段的部门和非开放的部门,其工资的增长速度会向生产率提高较快、正处于上升期和开放度高的先进部门看齐,使整个社会的货币工资增长速度具有同步增长的趋势。如果整个社会的工资增长速度都向那些先进的经济部门看齐,势必会导致全社会的工资增长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这必然会导致价格水平的普遍上涨,从而引发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就是结构性通货膨胀。 二、简答题 4.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给出模型稳定状态的条件,并画图说明外生的储蓄率变化对人均收入水平有何影响? 【答案】(1)新古典增长模型稳定状态条件的推导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社会储蓄函数为S=sY,s 是外生的储蓄率; 劳动力以一个不变 ,其中y 为人均产出,k 的比率n 增长; 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故人均生产函数可表达为Y=f(k ) 为资本一劳动比率。 如果用N 表示劳动力,Y 表示产出,则有y=Y/N,n=△N/N。保持给定的人均资本水平k 所必需的投资取决于人口增长和折旧率,考虑到人口增长率恒定,因此经济需要投资nk 来为新工人提供资本,再假定资本折旧是资本存量的一个不变的比率δ,因此保持人均资本水平所需的投资是(n+δ)k 。 ,模型基本方程为根据人均生产函数,y=f(k ) 因此,在稳态时的y*和k*满足 (2)现在如果提高储蓄率s ,变为s' ,则仍然有 储蓄率提高了稳态的人均资本和人均收入。 如图所示,C 和C' 分别是:和s' 下的稳态,可以发现当s 提高时,y 也随之提高。在人口增长率和折旧率不变的情况下,稳态条件是 态时的k*提高,从而使得稳态时的人均收入水平提高。 。因此,s 的提高使得达到稳。 ,也就是说较高的。经济均衡条件为。 图 储蓄率变化对人均收入水平的影响 5. 举例说明资本存量、总投资、净投资和重置投资四者的关系,这四者是否都计入GDP? 它们是否一定都是正数? 【答案】总投资是指一定时期内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资本流量,而资本存量则是经济社会在某一时点上的资本总量。假定某国在某年投资是4000亿美元,该国在该年的资本存量可能是2万亿美元(包括厂房、机械设备及存货价值等)。厂房、机器设备等会不断磨损。假定该年磨损掉的资本价值即折旧(当然不仅有物质磨损,还有精神磨损,例如设备因老化过时而贬值)有1000亿美元,则上述4000亿美元投资中就有1000亿美元要用来补偿旧资本消耗,净增加的资本只有3000亿美元,这3000亿美元就是净投资,而这1000亿美元因是用于重置资本设备即用来替换或者说补偿旧资本消耗的,故称重置投资。净投资加重置投资称为总投资,即上述4000亿美元 (=3000+1000)是总投资。用支出法计算GDP 时的投资,指的就是总投资。 从上述可知,资本存量、总投资和重置投资不可能是负数,拿总投资来说,即使本年度没有生产任何资本品,总投资也只是零而不能为负。重置投资也不可能是负数,因为设备消耗掉了,即使不补偿,重置投资也只是零,而不可能是负的。但净投资情况就不同,如果本年度生产的资本品不足以弥补资本消耗的折旧,净投资就要成为负数。例如,本年度投入了价值1000万美元的1000台机器,但报废了1万美元/台的1200台机器,这样,尽管总投资达1000万美元,但由于重置投资达1200万美元,因此净投资就是-200万美元。 6. 简述LM 曲线的推导过程并计算其斜率。 【答案】LM 曲线指的是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货币的需求等于货币的供给)下的收入y 与利率r 的关系的图形。货币市场均衡时,货币的供给等于货币的需求。由于货币的供给量由代 表政府的中央银行控制,是外生变量。因此,货币市场的均衡只能通过调节对货币的需求来实现。 用m 代表实际货币供给量,则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 图形就是LM 曲线。其代数表达式为: LM 曲线的斜率k/h取决于k 和h 的值。所以LM 曲线斜率的大小取决于以下两方面因素: (1)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系数k 。h 一定时,k 越大,LM 曲线的斜率越大,LM 曲线越陡峭。 (2)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系数h 。k 一定时,h 越大,LM 曲线的斜率越小,LM 曲线越平缓。 一般说来,货币的交易需求函数是比较稳定的,因此,LM 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函数。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当利率降得极低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变得无限大,因此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就成为一条水平线,从而LM 曲线也成为水平的。这一区域被称为凯恩斯区域。这时如果政府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货币政策是无效的。相对应的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得IS 曲线向右移动,收入水平在利率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提高,因而财政政策效果明显。 相反,当利率上升到很高水平时,货币的投机性需求为零,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这时候如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只会提高利率而不会增加收入。但如果此时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不但会降低利率,而且会提高收入水平。因此,这时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这一区域被称为古典区域。 古典区域与凯恩斯区域之间的LM 曲线是中间区域。这时LM 曲线的斜率为正值。 。当m 为一m=ky-hr可表示为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 与利率r 的关系。定量时,表示这一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