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911普通生物学[专业硕士]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原初电子供体。

【答案】原初电子供体即反应中心色素分子,反应中心色素分子是光化学反应中最先向原初电子受体供给电子的。

2. 维管系统。

【答案】维管系统是植物体各器官中的由维管束构成的一个连续统一的系统,主要行使输导水分、矿质和同化产物的功能。包括了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木质部和输导有机养料的韧皮部。

3. 真果。

【答案】真果是仅由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桃、棉的果实。

4. 定根和不定根。

【答案】定根是指发生位置固定的根,包括主根和侧根两种。

不定根是指在主根和主根所产生的侧根以外的部分,如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其着生位置不固定。

5. 非竞争性抑制剂。

【答案】非竞争性抑制剂是指与酶的活性位点以外的部位结合,使酶分子形状发生了变化,活性位点不适于接纳底物分子的化学试剂。

6. 顶极群落。

【答案】顶极群落是指一个地区的植物群落,在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下,通过顺行演替发展成为与当地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结构稳定的群落。又称演替顶极。

7. 胞吞。

【答案】胞吞是细胞吸收大分子和大颗粒的方式,由质膜形成内向的小泡完成。包括三种类型:吞噬、胞饮和受体介导的胞吞。

8. 生物节律。

【答案】生物节律是指植物和动物在自然界中的活动都是有节律的,以日为周期的昼夜节律,以月为周期的月周期节律,或年为周期的年节律。生物节律是在生物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地球的自然条件,如昼夜、冬夏、潮汐等而发生的,现在它们已经成了能够脱离环境变化的生物自身的

规律了。

二、选择题

9. 细胞由谁命名的?( ) A. B. C. D.

【答案】D

【解析】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胡克第一个用复式显微镜观察软木切片,发现软木是由密排的蜂窝状小室所组成,并将这些小室定名为“细胞”

10.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淋巴结对病原菌的过滤

B. 皮肤对痢疾病原菌的屏障作用

C. 患过天花的人对天花病毒具不感染性

D. 人体唾液中的溶菌酶使大肠杆菌死亡

【答案】C

11.生物学研究采用的实验材料很重要,证实基因在染色体的实验材料是( )。

A. 豌豆

B. 果蝇

C. 红色面包霉

D. 烟草

【答案】B

【解析】1928年,摩尔根利用果蝇实验证实染色体是遗传基因的载体,为现代遗传学奠定了细胞遗传学的基础,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12.—般说来,排泄( )是卵生动物的特点。

A. 尿酸

B. 氨基酸

C. 氨

D. 尿素

【答案】A

13.导致种的分化和多形现象的自然选择形式是( )。

A. 单向选择

B. 稳定性选择

C. 歧化选择

D. 密度制约选择

【答案】C

【解析】自然选择包括3种类型:稳定性选择、单向选择和分裂选择。A 项,单向选择(或称为定向选择):在群体中保存趋于某一极端的个体,而淘汰另一极端的个体,使生物类型朝着某一变异的方向发展。B 项,稳定性选择是指把种群中趋于极端变异的个体淘汰,保留那些中间类型的个体,使生物的类型更趋于稳定。C 项,歧化选择是指在分离体中选择极端的类型,相互杂交组成新群体,增加双亲染色体发生交换的机会,有利于打破有利性状与不利性状之间的连锁,经多代选择,有可能把双亲有利性状结合在一起,培育超双亲的新品种。D 项,密度制约选择是指自然选择压力随种群密度发生变化。

14.现在的大气与早期的大气的主要区别是,今天的大气包括( )。 A.

B. 氮

C. 氧

D. 氦

【答案】C

【解析】地球在初形成时,它的组成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和一些固体尘埃。随着演化出现第二大气层,即次生大气。次生大气不同于现在地球的大气层,它是还原性的,所含的都是氢的化合物,不含氧。自养生物出现后,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分子氧,使地球上大气的组成发生了变化,成为第三大气层。由于大气层有了氧气,而氢气已散逸殆尽,大气就不再是还原性的了。

15.在孵卵时期,卡拉鹦鹉总是打斗不赢紫鹦鹉而弃巢飞去,其原因是( )。

A. 卡拉鹦鹉个体小

B. 卡拉鹦鹉在孵卵时期体力不够

C. 已经形成卡拉鹦鹉的一种遗传机制

D. 季节变化导致食物不足

【答案】A

16.生存着的数目最大的植物是( )。

A. 石松

B. 裸子植物

C. 被子植物

D. 蕨类

【答案】C

【解析】AD 两项,石松属蕨类植物,植物体具有真根和简单的小型叶,孢子叶在枝顶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