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郑州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944计算机技术专业基础综合[专业硕士]之数据结构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
A. 网络的层次
B. 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 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 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答案】C
【解析】体系结构仅规定协议的功能和消息格式,但对具体的实现细节由具体设备厂商来确定,对于网络的层次,以及每一个层次的协议及其功能都是网络体系结构所要描述的内容,因此答案为选项C.
2. 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SYN一1, seq 一11220) 的TCP 段, 期望与主机乙建立TCP 连接, 若主机乙接受该连接请求, 则主机乙向主机甲发送的正确的TCP 段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C
TCP 是面向连接的, 所谓面向连接, 就是当计算机双方通信时必需先建立连接, 然后数【解析】
据传送, 最后拆除三个过程, 也就是客户主动打开TCP 传输, 服务器被动打开。
第一次握手:客户发送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发送
ack=x+1, 自己选择的序号seq=y。
第三次握手:
客户发送
器给出确认, 其ACK=1, 确认号ack=y+1。
客户的TCP 通知上层应用进程, 连接已经建立。服务器的TCP 收到主机客户的确认后, 也通知其上层应用进程:TCP 连接已经建立。
因此, 本题中x=11220, y 是主机乙自动选取的序号, 可以与x 相同, 也可以不相同, 从而主机乙所发出的TCP 段应该是SYN=1, ACK=1, seq=y, ack=x+1, 即SYN=1, ACK=1, seq=y, ack=11221, 从
第 2 页,共 71 页 给服务器, 即客户的TCP 向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报文段, 给客户, 即服务器的TCP 收到连其首部中的同步位SYN=1, 并选择序号seq=x, 表明传送数据时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是X 。 接请求报文段后, 如同意则发回确认。服务器在确认报文段中应使SYN=1, 使ACK=1, 其确认号给服务器, 即客户收到此报文段后向服务
而答案是C 。
3. 已知循环队列存储在一维数组
的值分别是( )。
A.0, 0
B.0, n-1
C.n-1, 0
D.n-1, n-1
【答案】B 中, 且队列非空时front 和rear 分别指向队头元素和处, 则初始时front 和rear 队尾元素。若初始时队列为空, 且要求第1个进入队列的元素存储在
【解析】题目要求队列非空时front 和rear 分别指向队头元素和队尾元素, 若初始时队列为空, 且要求第1个进入队列的元素存储在A[0]处, 则此时front 和rear 的值都为0。由于进队操作要执
行, 则初始时front 的值为0、rear 的值为n-1。
4. 线性表是具有n 个( )的有限序列(n>0) 。
A. 表元素
B. 字符
C. 数据元素
D. 数据项
E. 信息项
【答案】C
【解析】一个线性表是n 个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至于每个数据元素的具体含义,在不同的情况下各不相同。
5. 将两个各有N 个元素的有序表归并成一个有序表,其最少的比较次数是( )。
A.N
B.2N -1
C.2N
D.N -1
【答案】A
【解析】归并排序基本思想:归并排序是多次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新的有序表。最简单的归并是直接将两个有序的子表合并成一个有序的表。归并排序最好情况下的复杂度为O(n)。
6. 设有数组A[i,j],数组的每个元素长度为3字节,i 的值为1到8,j 的值为1到10,数组从内存首地址BA 开始顺序存放,当用以列为主存放时,元素A[5,8]的存储首地址为( )。
A.BA+141
B.BA+180
C.BA+222
第 3 页,共 71 页
D.BA+225
【答案】B
【解析】在计算中,可以考虑按照列存放时,A[5,8]在内存的位置,比较容易计算元素的首地址。比如A[5,8]顺序存放时,它是第7*8+5=61个元素,由于首地址为BA ,所以它的存储首地址为BA +(61﹣1)*3=180+BA。
7. 下列选项中, 不可能在用户态发生的事件是( )。
A. 系统调用
B. 外部中断
C. 进程切换
D. 缺页
【答案】C 。
【解析】我们在学习操作系统中知道, 任何一个进程在现代操作系统中为了共享和保护, 设定了用户态和内核态(可以通过设置软、硬件标志位来实现) , 在用户态运行用户的程序, 在内核运行系统的程序。所以, 从选项来看, 系统调用可以在任何态发生, 用户可以发起系统调用, 系统也可以; 外部中断是不可控的, 也会在任何时刻发生, 缺页的发生也是不可控的, 可以发生在用户代码之间; 而进程切换却不会在用户态发生。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情形, 进程切换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 进程切换前必定运行的是进程调度, 只有进程调度选择了下一次被调度的进程, 进程切换才可以进行。进程调度是scheduler , 进程切换是dispather , 这体现了现代操作系统策略与机制分离的设计思想。所以, 进程切换必定不会在用户态发生(所谓发生指其起始的源头时刻) , 必定是在内核态(进程调度) 发生的。
8.
操作系统的
A. 用户级
B. 用户级
C. 用户级
D. 用户级
【答案】A 。
【解析】对于一次设备的调用, 操作系统为用户准备了系统调用的接口, 当用户使用设备时, 首先在用户程序中发起一次系统调用, 操作系统的设备无关层软件接到该调用请求后调用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根据调用格式和形参, 再转到相应的设备驱动程序去处理; 大部分设备在运行时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设备驱动程序会以中断方式驱动设备, 即设置好控制寄存器参数和中断向量等参数后阻塞自己; 当设备准备好或所需数据到达后设备硬件发出中断, 设备驱动程序唤醒, 将数据按上述调用顺序逆向回传到用户程序中, 或继续驱动设备执行下一条指令。因此,
为四个层次:用户层、与设备无关的软件层、设备驱动程序以及中断处理程序。
第 4 页,共 71 页 子系统通常由四个层次组成, 每一层明确定义了与邻近层次的接口。其合理软件、设备无关软件、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 软件、设备无关软件、中断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 软件、设备驱动程序、设备无关软件、中断处理程序 软件、中断处理程序、设备无关软件、设备驱动程序 的层次组织排列顺序是( )。 软件从上到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