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化读本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我国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是唐代出现的陆羽的《_____》。
【答案】茶经
【解析】《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甲、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它总结了唐代以前种茶饮茶的经验,也记述了作者的切身体验,其出现标志着饮茶文化的进步与转变。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
2. 《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一般分为赋、比、_____。
【答案】兴
【解析】《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分为比、兴、赋二种。“比”是以客观事物来比喻诗人的思想感情; “兴”是用声音、意义等类比关系引发诗歌内容; “赋”则是直接铺陈和描写客观事物。
3. “陆羽茶经元亮酒,韦家食谱步兵厨”中元亮和步兵指_____。
【答案】陶潜、阮籍
【解析】东晋陶渊明,字元亮,性嗜酒尝为平泽令。阮籍,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博览群籍,尤好老庄,嗜酒能萧,擅长弹琴。魏末曹爽辅政时召为参军,被他托病辞去,司马氏专权时,不得己而任郎中,但不问世事,终日饮酒,听说步兵厨善酿,便求为步兵校尉,又称“阮步兵”。
4. 京剧四大名旦有梅兰芳、程砚秋、_____、荀慧生。
【答案】尚小云
【解析】中国戏曲在表演风格上分成京、海两大流派。通过南北交流,竞相发展,形成了五花八门的京剧流派,出现了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名曰”,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四小名旦”
5. 王羲之被尊称为中国_____。
【答案】书圣
【解析】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非凡,因他曾任“右军将军”,后世称为“王右军”,被尊为“书圣”,与钟矫并称为“钟王”,与他的儿子王献之并称为“二王”。
二、名词解释
6. 吴门画派
【答案】吴门画派是明中期以后以苏州为中心形成的一个绘画流派,以有“吴门四家”之称的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画家,苏州史称吴门,故称吴门画派。这一派兴于沈周,成于文征明,属于吴门画派的画家,大多是文征明的子侄与学生,著名的有文彭、文嘉、文伯仁等,他们大多属于诗书画三绝的文人名士。沈周与文征明,是吴派文人画最突出的代表,他们的绘画创作以山水为主,无论淡雅的青绿,还是沉雄、文秀的水墨,大多描写江南风光和文人园林。唐寅与仇英则代表了吴门画家中另外一种类型。他俩均出身低微,以画为业,兼善多能,技术比较全面,艺术风格雅俗共赏。唐寅的代表作有《王蜀宫妓图》、《秋风纵扇图》等。他们以诗书画三位一体抒写情怀,山水画以水墨及水墨淡着色引人注意,都有粗细两种面目,沈周以粗笔为主,文征明以细笔作品为多。该派继承和发展了崇尚笔墨意趣和“士气”、“逸格”的元代文人画传统,致力于平和典雅、蕴蓄风流的艺术风格,体现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
7. 海上丝绸之路
【答案】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海外贸易所走的航路,它是路上丝绸之路的延伸。丝绸之路起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明初达到顶峰,明中叶因海禁而衰落。《汉书·地理志》所记的从西汉帝国的南疆到达印度洋的海路是最旱见于史书记载的海上航线:即从今越南北部、广东、广西港口出发,经东南亚抵达今印度东岸和斯里兰卡。后来历代海上丝路,可分三大航线:①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朝鲜、日本; ②南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东南亚诸国; ③西洋航线山中国沿海港口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其中,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四大港口。
8. 洗三
【答案】“洗三”,又称“三朝”,是中国汉族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举行庆贺仪式。在这之前之后,小孩的父亲要向岳父家报喜,所携带的礼物常暗示婴儿性别,如连云港一带以“喜蛋”数目为标志,若生男用单数如89, 99等,若生女用双数如56, 66等。产房或临街门口挂红布、桃枝等物,表示婴儿降生,向乡邻报喜。这一习俗产生很早,《札记》就有生男“设弧于门左”,生女“设悦于门右”的记载。“洗三”是家庭庆贺添人进口的仪式,也是标志新生儿脱离母体降生人世的象征性仪式。北方多用热水浸泡艾叶、花椒等,由老年妇女为婴儿擦身,认为这样做可以去掉胎气。有的地方在给婴儿洗澡时还要唱喜歌,预祝他长大成人之后能够读书做官,出人头地。
三、简答题
9. 藏传佛教有哪些派系? 达赖与班禅两大宗教领袖如何确立?
【答案】(1)藏传佛教的派系
“喇嘛教”是西藏地区流传的佛教,也称为“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主要以印度传入的密教
经典为主,吸收了苯教的某些仪式和神,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藏密”。主要的派系有:
①宁玛派。出现较早,初时并无名称。该派的教法是前弘期传下来的,经典也以前弘期所译的密教经典为主,到后弘期其他教派产生以后,以其古旧而称其为“宁玛派”。该派僧人戴红帽子,又称“红教”。经典传承分为三系,方式各不相同,其中有的以父子承袭或转世形式相传。
②噶当派。主张用佛的教诲来指导凡人接受佛理。公元1056年逐渐形成一派。重视戒律,强调实修,注重宣扬因果报应、流转轮回和超脱生死。15世纪格鲁派形成后并入格鲁派。
③噶举派。金刚持佛亲日传授密咒教义。僧人穿白色僧衣,又称“白教”。以苦行为特色,支派甚多。其中的噶玛噶举派在藏传佛教中最早采用“活佛转世”制度。
④萨迦派。始于宋代,兴于元代,因主寺为萨迦寺而得名,又因寺墙上涂有红、白、黑三种颜色的花条,又称为“花教”。该派由西藏著名的昆氏家族创立,一开始即决定宗教法位由家族传承。
⑤格鲁派。西藏地区最晚形成的一个教派,也是迄今为止势力最大的一派。僧人穿戴黄色衣帽,又称“黄教”。创始人为青海藏族僧人宗喀巴。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该派采用活佛转世制度解决法位传承问题,即活佛去世前指定从某一方向寻找一个他去世时降生的男孩为其来世真身。后因同时出生的男孩不只一个,清乾隆时改为“活佛转世金瓶掣签制度”,凡达赖、班禅及大活佛的法位继承人,都以此法最后决定。
(2)达赖与班禅两大宗教领袖的确立
“达赖”和“班禅”是黄教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的称号。
①达赖的称号始于三世达赖喇嘛锁南嘉错,前两世都是后来追认的。到顺治九年,五世达赖罗桑嘉错入京勤见皇帝,朝廷为他兴建黄寺,并正式册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放普通瓦赤喇但达赖喇嘛”。此后历代达赖喇嘛都要经过中央册封,才算合法。
②班禅的称号比达赖略晚。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清政府正式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规定其转世同达赖一样,通过“活佛转世金瓶掣签制度”,经中央政府批准。
10.简述杜甫诗歌的特点。
【答案】杜甫被誉为“诗圣”,其诗歌取得了令后人难以企及的巨大成就,是一位既集前人大成,又开后人无数法门的诗人。其诗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对现实生活高度的艺术概括
①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通过客观的描写,把复杂的社会现象集中在一两句诗里,从而揭示它的本质。比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把尖锐的阶级矛盾集中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十个字里,使人触目惊心。
②通过人物的对话,对某些事件作概括的介绍。比如《兵车行》这首诗是通过一个行人的话广泛地介绍了兵役的繁重、战争的艰苦,以及人民反对开边的情绪。《石壕吏》是通过老岖的一番话,介绍了这一个家庭的遭遇,同时也概括了千万个家庭。杜诗的现实主义特点在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的事件,加以高度的概括描写,通过这样的描写,去揭示现实生活的本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