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其压力灌注的施工工艺不适宜()中的场地地基。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基础。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既有建筑物和设备基础的地基。 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既有建筑物地基和设备基础地基。 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拟建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地基。
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关于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压板面积的说法中,()是正确的。 载荷板面积必须大于单桩或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 载荷板面积应等于单桩或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 载荷板面积应小于单桩或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 以上均不正确。
混凝土桩进行桩身承载力验算时,()不正确。 计算轴心受压荷载下桩身承载力时,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应考虑基桩施工工艺影响。 计算偏心荷载作用时应直接采用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 计算桩身轴心抗压强度时一般不考虑压曲影响。 计算桩身穿越液化层且受偏心受压荷载的桩身承载力时,应考虑挠曲对轴向力偏心距的影响。
35岁女性,有产后出血史。继发闭经3年。子宫明显缩小,雌、孕激素治疗有撤退性出血。垂体促性腺素<5U/L,静脉注射Gn-RHa50μg,2h后LH水平未见增高(较注射前)。上述情况应诊断为() A.子宫性闭经。 B.卵巢性闭经。 C.垂体性闭经。 D.下丘脑性闭经。 E.皮层性闭经。
在群桩设计中,桩的布置使群桩中心与()荷载组合的重心尽可能重合。 作用效应的基本组合。 长期效应组合。 长期效应组合且计入地震作用。 短期效应组合。
女,34岁,4年前人流1次,近3年来低热消瘦,经量减少,继而闭经。查体:发育好,消瘦;子宫小于正常,活动受限;左侧附件区增厚感,右侧可及条状块物,界限不清;超声示子宫腔小而不规则;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示双侧输卵管不通,有串珠样改变。考虑闭经的原因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