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毛泽东指出:“红色政权能够在白色政权包围中发生和坚持下来,并且日益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是( )。

A. 中国各地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C. 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

D.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在人民群众中留下深刻的影响

【答案】A

【解析】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外国列强的争斗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是极不平衡的,这有利于工农武装割据,是红色政权能够维持和壮大的根本原因。

2.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

A.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B. 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C. 是先进阶级领导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D. 十月革命的影响

【答案】B

【解析】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的不同。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首次登上政治舞台,并实际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3.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最直接影响是( )。

A. 造成我国人才的断层

B. 大批知识青年在农村接受了正规教育

C. 知识青年经受了锻炼

D. 给党和国家的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答案】A

【解析】上山下乡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中去,摒弃传统教学,过分提高实践作用,使得广大青年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直接造成了我国人才的断层。

4. 邓演达领导的“第三党”,其正式名称是( )。

A.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B. 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

C. 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

D.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答案】A

【解析】中华革命党及由其易名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是大革命失败后,由国民党内部分化出来的左派,为反对国民党右派的反动统治而建立的政党。1930年8月,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等为继续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上海创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农工党的前身,当时被称为“第三党”。

5. 193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一个决议中说:“争取一省与儿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的领导人( )。

A. 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性

B. 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C. 坚持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D. 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答案】B

【解析】引言摘自《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1930年夏,受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理论和反右倾斗争影响,李立三错误估计革命形势,于6月11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决议案。对于中国革命形势、性质和任务等问题提出一整套“左”倾错误主张,要求全各地准备马上起义。不久定出组织全国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主义计划,又将党、青年团、工会的各级领导机关合并为准

,曾使革命事业遭备武装起义和各级行动委员会。这种“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被称为“立三路线”

到重大损失。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 新中国成立初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D

【解析】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7. 请阅读一首毛泽东诗词:“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

头捉了张辉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这首词是红军哪一次军事斗争的反映( )。

A. 第一次反“围剿”

B. 秋收起义

C. 第二次反“围剿”

D. 第三次反“围剿”

【答案】A

【解析】该诗作于1931年早春,其实正值冬春交替之节令。毛泽东所领导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呈现出一派万千林木被霜染红、烂漫盛开之景,虽有寒意却处处给人以温暖如春之感。诗人笔下根据地冬天生机盎然,就在这勃勃向上的画面中,冬日正义的肃杀之气正严正以待。因为就在1930年的岁尾,蒋介石正集约! 一万大军以伪江西省主席、国民党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总司令官,第18师师长张辉攒为前线总指挥向我们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大“围剿”

8. 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时说自己是第一个在没有战胜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将军是( )。

A. 艾森豪威尔

B. 麦克阿瑟

C. 克拉克

D. 李奇微

【答案】C

,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板门店签订,同日生效。美国陆军上【解析】《朝鲜停战协定》

将马克•韦恩•克拉克在他所著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中写道:“在执行我的政府的指示中,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官。”

9. 在卢沟桥事变中奋起抵抗日军侵略的中国军队是( )。

A. 第十九路军

B. 西北军

C. 第二十九军

D. 东北军

【答案】C

【解析】自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所谓的军事演习。1937年7月7日深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居然擅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谎称有一名日军士兵于演习时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己久的挑衅行为,中国守军当即严词拒绝了这一要求。日军立刻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予以还击。这便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

10.1960年后在中国内地出版、对近代史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大型回忆录汇编是( )。

A. 《近代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