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血管内科(医学高级)题库>诊断学基础题库

问题:

[单选] 血浆和血小板内的P选择素含量增高不会见于()

A . A.巨血小板综合征
B . B.肝硬化
C . C.急性心肌梗死
D . D.脑血栓
E . E.自身免疫性疾病

患者女,65岁,油漆工,因“反复发作尿频、尿急伴肉眼血尿2年,下腹部、左侧腰部胀痛,排尿不畅、排尿不尽感2个月”来诊。血尿多为终末血尿,常含有陈旧性血凝块。无发热。经抗感染、止血对症治疗,能暂时缓解,但易复发。无烟、酒嗜好。无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查体:T36.5℃,P80次/min,R20次/min,BP110/70mmHg;腹部稍膨隆,腹软,无明显压痛,肠鸣音正常。进一步检查包括(提示泌尿系统B型超声:左肾积水,左侧输尿管扩张,膀胱底部异常回声。膀胱镜:膀胱颈内口约在截石位5点处有1个3cm×4cm菜花样新生物,中央有坏死,左侧输尿管开口显示不清,右侧输尿管开口呈裂隙状,喷尿清,另于膀胱左侧壁、膀胱顶部可见多个0.5cm~1.5cm乳头状新生物。)() A.膀胱镜活检。 胸部X线片。 排泄性尿路造影。 盆腔MRI。 胃钡餐造影及肠系检查。 肝、胆B型超声。 吉兰-巴利综合征() 四肢无力,血钾减低。 四肢无力,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四肢无力,休息后减轻,活动后加重。 四肢无力,高频神经重复电刺激动作电位波幅升高。 以上均不是。 氯霉素在临床应用受限的主要原因是() 严重的胃肠道反应。 影响骨骼和牙齿生长。 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易发生二重感染。 易引起过敏反应。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增加胞浆膜通透性。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抑制DNA回旋酶。 临床判断有机磷农药中毒程度的重要指标()。 呕吐物有机磷农药的鉴定。 血中胆碱酯酶活力。 血中胆碱酯酶含量。 尿中三氯乙醇的含量。 呼吸道分泌物有机磷农药的鉴定。 血浆和血小板内的P选择素含量增高不会见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