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861语言学之现代汉语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押韵
【答案】押韵是诗歌艺术的重要因素,又称“压韵”。汉字每字一音,一般皆有声母和韵母两个部分,押韵就是把韵母相同的字用在诗歌的某行句尾,以增强音乐性,使其有回旋迭荡之美,并易读易记,悦耳动听。因押韵的位置通常在句尾,又称“韵脚”。诗经中的押韵格式流传至今最为普遍的有三种韵例:
①从句中位置来看,句尾押韵是最普遍的押韵方式;
②从一章中所用的韵数来看,一韵到底和换韵;
③从韵脚之间的距离来看,情况比较复杂,又可以分为句句押韵、隔句押韵和交韵三种。
2. 元音
【答案】元音是指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如a , o , e , i , u 等。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声带颤动。元音的发音特点是:
①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震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
②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③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每个元音的音质取决于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
3. 区别词
【答案】区别词是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只能修饰名词作定语、不能作谓语的词,又称为非谓形容词。区别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例如“慢性、急性、欧式、初级”等。
4. 连读变调
【答案】连续变调是指汉语里两个以上音节在连读的时候,由于受前后音节的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会发生变化。普通话的连读变调主要有上声字的变调、轻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儿化的变调等。如两个上声连用时的变调情况,“领导”是两个上声连用的现象,前一个音素“领”
由“214”变调为“35”。
5. 音位
【答案】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
,一出来的。例如说汉语普通话的人通常认为“埋”“麻”“忙”三个词里都包含同一个元音“a ”
般在标音时也都写作[a],其实这三个词的读音是[mai][mA]
前后差别的[a][A]。在汉语普通话中[a][A]
此同属于一类。它们同属于一个音位[a]。
6. 通感
【答案】通感是汉语修辞格的一种。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互相补充、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也就是说,通感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也会出现相互沟通与补充交错,以此来更好的欣赏文学艺术作品。
7. 受事主语
【答案】受事主语是指动作接受者的主语,即当某一动词充当谓语时,由这一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充当的主语。主语表示承受动作、行为的客体,也就是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即受事。主谓的语义结构是“受事+动作”。例如:羊││狼咬死了。这里的受事是广义的,涵义比一般也要宽泛一些,只要从意义上看可以认为是动作、行为所针对的对象,包括动作的承受者和对象,都是受事。
8. 音素
【答案】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节由音素构成,如“刊(kan )”它可以划分出“k , a , n ”三个音素。音素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在语音学与音韵学中,音素一词所指的是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音素是具体存在的物理现象。国际音标的音标符号与全人类语言的音素具有一一对应。
,它们分别包含了发音时舌位有的不同并不区别意义,不会引起意义上的误解,因
二、简答题
9. “千万”和“万万”是常用的两个副词,它们在使用时有何共同点和区别? 请举例谈谈个人的认识和理解。
【答案】“千万”和“万万”两个常用副词的共同点和区别主要有:
(1)共同点
①两者都可用于有“别、不要、不能、不可以”的句中,充当它们的状语,表示“一定、务必“,用以告诫、提醒、建议或对某一重要事实的强调。如:
a. 投资者千万别以为庄稼只有拉高股价才能出货,事实上庄稼持股成本远远低于大众。 b. 万万别信日指责世人皆尊敬的贤臣。
②两者都可以用于“千万/万万+动词+不得”的结构中,表“绝对”之义,用以提醒、劝诫或叮嘱。如:
a. 过去朱延年借点钱,那倒无所谓,现在要他自己出面活动,千万要不得。
b. 有一种新政万万搞不得。
(2)区别
①“万万”可做语气副词充当“不会”“不可能”“不敢”“不肯”“不答应”“不应该”“不及”“不如”“不是”的状语,表示对否定以及强调。“千万”不能如此搭配。如:他万万不应该这样。
②“万万”可以用在“万万+动词+不+补语”和“万万+没(有)+动词十补语”的结构中,表“绝对、一定”之义,加强否定语气。“千万”没有此用法。如:
a. 如果没有一点精神,是万万做不出这样惊人的举动的。
b. 可他万万没想到,江水竟把为林立果“选美”的内幕告诉了当事人张宁。
③“千万”可重叠为“千万千万”的形式,出现在否定副词或“要”前充当谓语动词的状语,具有同“千万”一样的语法功能。“万万”不可以重叠。如:一路上千万千万要当心。
④“千万”可以用于肯定句,作为语气副词充当“要”“得”等能愿动词的状语,表示强调、提醒、告诫。“万万”在习惯上很少用于肯定句。如:主刀医生不得不含泪点头同意,但叮嘱他千万要短要快。
10.在下面句子里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结构助词,并说明理由。
①问题彻底_____解决了。
②彻底_____解决问题是不容易的。
③问题解决_____不彻底。
④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_____解决。
⑤他认为应当认真_____研究。
【答案】①问题彻底_____解决了。“彻底解决”是动词性偏正短语作谓语,“彻底”是状语,应填“地”。
②彻底_____解决问题是不容易的。主语是动词短语,动词“解决”前的附加成分是状语,应填“地”。
③问题解决_____不彻底。“解决”是中心语,“不彻底”是补语,应填“得”。
④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_____解决。“解决”是宾语中心,“彻底”是定语,应填“的”。 ⑤他认为应当认真_____研究。“认真”是形容词作状语,后面应当填“地”。
11.“对老板的意见”有歧义吗? 为什么?
【答案】有歧义。这是由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和层次划分不同而引起歧义。
(1)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