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1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传播职业规范
【答案】新闻传播职业规范,是指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一般以“记者守则”、“新闻道德规约”、“记者信条”等形式规定新闻从业人员应有的品格、思想与作风,以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的各种复杂关系。其内容大致有社会责任、指导思想、品德修养、立场态度、工作作风、社会公德等,包括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责任四个基本方面。
2. 媒介环境
【答案】媒介环境是对媒介置身的环境的静态考察,主要研究媒介存在的经济社会制度和新闻传播制度。媒介环境对于人类而言是一种生活环境和传播环境,对于媒介自身的生存发展来说则是媒介的生态环境。它在宏观上研究人类同媒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和媒介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微观上研究媒介环境中的媒介变迁、转化和传播规律,探索它们对人与社会的影响和作用等。
3. 议题设置理论
【答案】“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是关于大众传播与受众对于现实生活中各项大事及其重要性判断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理论假说。它最早由美国学者麦库姆斯和肖在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即《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中提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以赋予各种社会议题以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注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 大众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大众传媒的有利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重要的作用。“议程设置理论”中所包含的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把西方主流传播学长期以来力图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重新摆在人们面前。
第 1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