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
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涉及公司实际出资人在以目标公司为载体的法律体系运作中的权利分配和责任负担,是解决常见公司纠纷中不容回避的前置性问题。本文论述了国内外有关股东资格认定的理论学说和立法实践,阐述了股东资格取得的要件和相关证据,剖析了几种特殊股东的资格认定问题。本论文认为关于股东资格的认定,应以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维护交易安全为核心原则来确定具体案件中股东资格。
本文主要分为如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 股东资格认定概述。本部分在介绍了股东资格的含义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股东资格认定的法律意义,并探讨了股东资格认定的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 股东资格认定的理论依据。本部分首先对股东资格认定的不同理论(出资说、公司章程说、股东名册说、股权转让、工商登记等)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阐述自己的见解。其次,就不同学说下股东资格认定的法律后果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实践中应区分对内对外,以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维护交易安全为核心原则来确认股东资格。
第三部分 股东资格的取得。首先,从取得股东资格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两个方面,对每个要件下国内理论界及实务界的不同主张进行了阐述。其次,从股东资格取得的方式论述了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对股东权利的不同影响。最后,从股东资格认定的证据理论角度阐述了认定股东资格的法律意义。接下来,论述基于出资或认购股权、签署章程、注册登记、股东名册、出资证明书五个方面下认定股东资格的困惑及法律后果。
第四部分 几种特殊股东的资格确认。重点对冒名股东、名义股东与隐名股东、干股股东等实践中广泛存在的“特殊的股东”相关争议进行了剖析,提出应针对股东的具体情况,以股东资格确认的一般原则为指导,进而总结出一套确认并处理实务中这些“特殊的股东”股东资格的规则。
第五部分 股权转让合同效力对股东资格认定的影响。该部分从股权转让合同角度出发论述分析了股权转让合同法律效力的一般性要求,得出对于公司股东资格确认来讲,股权转让是发生股东资格变化的基础,但并不一定导致股权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