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农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简述控制理论的基本任务。
【答案】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自动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控制理论主要是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包括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
2. 局部反馈校正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局部反馈校正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减小系统的惯性,加快系统的反映速度,从而提高系统的调节品质。
3. 对于最小相位系统而言,采用频率特性法实现控制系统的动静态校正的基本思路是什么?静态校正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动态校正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案】设校正装置的形式为
,根据开环传递函数的形式以及对系统静态指标
的取值;然后再根据对系统的
的具体要求,确定校正装置中积分环节P 的个数,以及比例环节网络,实施动态校正。
动态指标的要求,根据受控对象的结构特征,选择超前校正网络、滞后校正网络或滞后超前校正
静态校正的理论依据:通过改变低频特性,提高系统型别和开环增益,以达到满足系统静态性能指标要求的目的。
动态校正的理论依据:通过改变中频段特性,使穿越频率和相角裕量足够大,以达到满足系统动态性能要求的目的。
二、分析计算题
4. 控制系统如图所示,试确定系统的稳态误差。
控制系统结构图
【答案】(1)判断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闭环传递函数为
闭环特征方程为
因此系统闭环稳定。 (2)求系统的稳态误差
当n (t )=0时,v=2, 系统为II 型系统。当r (t )=0时,
5. 己知系统的动态方程为
(1)判断系统的稳定性(渐近稳定、BIBO 稳定):
(2)若有可能,设计状态反馈,使系统的两个闭环极点均位于-2; (3)若有可能,设计极点位于-8处的最小维状态观测器;
(4)(选做)用第3小题得到的观测状态来实现第2小题的状态反馈,写出复合系统的(增广的)状态空间方程。
【答案】根据题意知
(1)易求得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易见该二阶系统的两个极点分别为(2)设计状态反馈。 因
满秩,故系统能控,可以用状态反馈任意配詈系统的闭环极点。
零点是即系统有正实部极点且不会
被零点对消,不满足系统稳定条件,故系统非渐进稳定也非BIBO 稳定。
设实现题目要求的状态反馈为:则
解得:即题目要求的状态反馈为
(3)设计最小维状态观测器 因
满秩,故系统能观,可以用状态观测器实现状态观测又因c 的秩为
丨,故最小维状态观测器应为1维,取
即:或:在上式中以
为输入相关项
为状态
其中
是观测器的极点
即
故
这样
即:而:
上两式就是要求的观测器
(4)求复合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 原系统:状态反馈:状态观测器:
于是,将上述诸方程进行整理,得到复合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是:
为输出
构造等维观测器:
为消去微分项,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