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作为20世纪著名的女作家之一,伊迪丝·华顿凭借她的代表作《纯真年代》获得了1921年普利策文学奖。在这部作品中,华顿刻画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纽约上流社会三位主人公—埃伦·奥兰斯卡夫人、梅·韦兰和钮兰·阿切尔之间的情感纠葛。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华顿刻画出了许多生动的女性角色,这些女性角色作为社会传统的受害者陷入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之中。本文试图以马克思女权主义为理论基础,分析社会与个人之间深刻的矛盾。在《纯真年代》中,一方面,女性在自己追求幸福和自由的过程中深受男性的压迫,不得不屈从于男权社会的准则和规范。另一方面,女性遭受了男权社会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利益的双重迫害,逐渐沦为资本主义男权社会制度的受害者,因此,女性完全失去了自己的话语权。
论文主要分成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伊迪丝·华顿和她取得的文学成就,并分别阐述国内外对《纯真年代》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二章主要阐述马克思女权主义理论和斯皮瓦克的女权主义理论。第三章主要分析小说两位女主人公埃伦·奥兰斯卡夫人和梅·韦兰在男权社会中主体地位丧失的社会现实和她们受到压迫的根本原因。第四章阐释男主人公钮兰·阿切尔在男权意识根深蒂固的社会中虚伪的女性意识和他的大男子主义思想。第五章主要阐述华顿的叙事手法。华顿设置钮兰·阿切尔作为故事的叙述意识中心,使读者看到女性在资本主义男权社会所受的压迫。通过对男性化话语的模仿,华顿揭示了掩盖在男权话语背后女性发出的反抗之声。第六章得出结论,女性在心理上和经济上完完全全地依赖于男性并且屈从于男权社会的意识形态,因为她们受到了男权意识和资本主义规范的双重压迫和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