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0902教育管理学之教育管理学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行政组织
【答案】教育行政组织是指依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以及规章制度等,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机构。教育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即按其行政主体或者按其所拥有的权限和所管辖的范围,可分为国家教育行政组织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其主要特征有:①教育行政组织是国家性质的社会组织,为国家权力所支持。②教育行政组织具有严密的体系性。
2. 教学质量管理
【答案】教学质量管理是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心任务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工作能否实现教育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水平。教学质量的管理就是通过各种管理活动,使教学效果达到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的要求,从而保证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人才的规格。教学质量管理,既是学校教学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搞好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3. 教育需求
【答案】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它是制约教育供给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教育供给”相对。按照教育需求主体划分,教育需求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教育社会需求和教育个人需求。就社会而言,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对各类专门人才和受过一定教育的劳动者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的要求。就个人和家庭而言,指个人和家庭为满足某种精神和物质需要,对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要求。前者由一定社会的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规模和速度决定。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是制定教育发展计划的依据。后者受个人精神充实的欲望、就业与收入的选择、家庭经济条件和对子女未来的期望等因素的影响,从宏观来看,亦受人口增长、人口结构变化和人口流动的影响。
4. 教育行政组织
答; 教育行政组织是指依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以及规章制度等,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机构。教育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即按其行政主体或者按其所拥有的权限和所管辖的范围,可分为国家教育行政组织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其主要特征有:①教育行政组织是国家性质的社会组织,为国家权力所支持; ②教育行政组织具有严密的体系性。
【答案】
5. 教师考核
【答案】教师考核是指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师职务任职条件和职责,运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对教师上作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考查与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确立了我国实施教师考核制度。教师考核是教师管理中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其目的与作用在于:为教师的使用、培训、晋升、提级提薪、奖惩提供依据; 引导教师按教育规律办事,以提高教育质量。根据《教师法》的规定,我国负责教师考核的机构是聘任教师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教师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实绩四个方面。考核的方法,按形式分有教师自评法、学生评价法、教师相互评价法。我国《教师法》在总结我国的教师考核实践经验基础上,借鉴国外有益的理论与尝试,提出了实施教师考核的两项原则,即公正、客观、准确的原则和充分听取意见的民主性原则。
6. 学校领导体制
【答案】学校领导体制是指学校内部领导和管理的根本制度。它是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领导和管理学校的组织原则、组织机构及重要制度。中国公立学校的领导体制,一般由国家教育立法或最高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私人、集体或团体所办学校的领导体制,由办学机构根据不同情况,经主管领导部门批准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学校领导体制几经变化,高等学校采用过以下几种领导体制:①校(院)长负责制; ②党委领导下的校(院)务委员会负责制; ③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院)长为首的校(院)务委员会负责制; ④党委领导下的校(院)长分工负责制。普通中小学采用过以上几种领导体制:①校务委员会制; ②校长负责制; ③党支部领导上的校长负责制; ④当地党委和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⑤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7. 环境
【答案】环境:环境是指人们生活的一切外部条件。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任何组织都是一个系统,它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系统之中。这个更大系统就是环境,它刘一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具有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环境可以分为两人类:一类是一般环境,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另一类是特殊环境,主要指组织内部环境,或称工作环境。
8. 教育课程
【答案】教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目的、范围和进程的总和。其基本涵义是指学校的课业内容及其进程。教育课程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个性结构,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蓝图。课程的编制和实施是学校实现其教育目的的手段,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中介。教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教育行政关心和作用的重要领域。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学校工作质量? 从现代教育思想的角度看它的一般结构是什么?
【答案】学校工作质量是指学校工作过程和结果满足使用的要求时所具有的特性。对学校工作质量的构成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区分:
(1)从内容角度区分
①业务工作质量,包含教学工作质量、德育工作质量、体育卫生工作质量、后勤工作质量,前三项内容统称为教育质量。
②管理工作质量,是指对各项工作进行管理的活动的质量,它是对教育质量的保障。
(2)从过程角度区分
①标准质量,又称设计质量,它是对工作过程和结果质量标准进行构想的质量。
②过程质量,是将标准转化为成果的行为的质量,具体表现为各项工作的各个活动环节符合要求的程度。在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前提下,高质量的活动是高质量成果的保障,同时它也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供了条件。
③成果质量,即各项工作产品的质量,它是对标准和过程质量进行管理的目的所在,离开它质量管理就失去了根本意义。
10.制订学校建筑计划要考虑哪些基本因素?
【答案】学校建筑计划中所要考虑的要素包括一般价值要求、建筑功能的要求和建筑系统要素几个方面。
(1)一般价值要求
一般价值要求包括安全、美观、舒适和成本,这些价值是所有建筑活动都追求满足的基本需要。它们的实现与条件的约束有关,但是也与管理者的爱好、经验和文化背景有关。在任何建筑活动中,安全是不可以谈判的绝对价值,尤其是在学校建筑的修建与维护活动中。
(2)功能要求
这是人们对建筑的基木使用要求,这类要求必须与使用者的工作特点和个性化需求相吻合,应当在学校的总目标指导下,细致考虑学校的各种任务内容和活动的特点,以及各个部门和各种活动之间的关系与流程,把它们转化为对各种建筑的设计要求。
(3)建筑系统要素
学校建筑是长寿命物品。随着社会发展,与学校建筑相关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都在改变,学校建筑的各个部分的功能也会发生一定变化。所以学校建筑的各级管理者要熟悉和研究学校建筑系统因素及其变化趋势,这样才能在新建和改建学校建筑的时候做出有远见的决策。一般要考虑的学校建筑系统要素包括以下7个方面:
①学校建筑的基地及其环境。包括学校建筑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情况; 基地所在地区的气候情况是否对学校建筑有特殊要求:基地所在地区的整体规划、十地使用、交通、环境污染等情况; 区域建筑文脉,也就是学校所在区域的建筑文化特征。
②社会因素。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文化传统、社区关系等因素。学校建筑不仅要考虑教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