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贵州大学艺术学院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赵氏孤儿》是( )写作的。

A. 郑光祖

B. 关汉卿

C. 纪君祥

D. 马致远

【答案】C

【解析】纪君祥,元代杂剧作家。今存有杂剧《赵氏孤儿》一种。《赵氏孤儿》以屠岸贾和程婴为主要人物,是古典戏曲中著名的悲剧。

2. 官本杂剧是( )流行的戏曲。

A. 唐代

B. 明代

C. 清代

D. 未代

【答案】D

【解析】宋代的杂剧是由滑稽表演、歌舞和杂戏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戏曲。宋、金两代的戏曲艺术包括了北宋杂剧及其衍生的南宋官本杂剧和金院本。宋杂剧的演出形式,是先演个艳段,也叫爨,因有五个脚色出场,所以又叫五花爨弄,然后再演正杂剧,最后加演一段“杂扮”的玩笑段子,内容上各不相同。

3. 公共标志设计属于( )。

A. 平面设计

B. 环境设计

C. 广告设计

D. 工业设计

【答案】A

【解析】平面设计是指设计的对象和范围限定在“二维”的空间维度之中。二维设计,主要

是图形、文字等形象和信息要素的综合设计。平面设计的一个现代特征就是与印刷技术的结合。

4. 巫术论是现代西方最流行的一种艺术起源的理论。他的提出者为( )。

A. 德; 席勒

B. 俄; 托尔斯泰

C. 法; 斯宾塞

D. 英; 泰勒

【答案】D

【解析】巫术论是在直接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最早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这种观点用实用性来解释艺术的起源,认为在原始人心目中,最初的艺术有着极大的实用功利价值。

5. 郑光祖的代表作是( )。

A. 《梧桐雨》

B. 《赵氏孤儿》

C. 《汉宫秋》

D. 《倩女离魂》

【答案】D

【解析】郑光祖,字德辉,是元代后期杂剧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创作杂剧18种,今存8种,有《倩女离魂》、《王粟登楼》、《周公摄政》等,其中《倩女离魂》影响最大。《梧桐雨》是白朴的代表作,《赵氏孤儿》是纪君祥的代表作,《汉宫秋》是马致远的代表作。

6. 首创了返始咏叹调的是( )。

A. 亨德尔

B.A ·斯卡拉蒂

C. 弗朗克

D. 萨拉萨蒂

【答案】B

【解析】A. 斯卡拉蒂共写了115部歌剧,是现代歌剧的缔造者。以歌剧《皮罗和黛梅特廖》(1694), 《十人团的垮台》(1697)以及《格里赛尔达》最著名。他首创了返始咏叹调、干念式宣叙调和带伴奏的宣叙调,充分发挥了歌剧作为音乐戏剧的表现力,赋予美声唱法广阔的施展空间。

7. 全国性的大剧种京剧形成于( )时期。

A. 西汉

B. 南北朝

C. 清朝

D. 元朝

【答案】C

【解析】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8. 《非洲的印象》是( )的代表作。

A. 阿波利奈尔

B. 鲁赛勒

C. 蒂塞尼

D. 科克托

【答案】B

【解析】鲁塞勒的《非洲的印象》是超现实主义戏剧作品。超现实主义戏剧将表现主义戏剧的非理性倾向推到了极限,主张在创作中完全打乱人的常规思维方式,而采取一种所谓的“自动书写方法”

9. 中国画史上最早运用“传神”评价美术现象的是东晋画家( )。

A. 谢赫

B. 荆浩

C. 顾恺之

D. 朱景玄

【答案】C

【解析】中国画史上最早运用“传神”评价美术现象的是东晋画家顾恺之。顾恺之的传神论是人物画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

10.中国民族乐器琵琶属于( )。

A. 弹拨乐器

B. 打击乐器

C. 拉弦乐器

D. 吹奏乐器

【答案】A

【解析】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中国琵琶更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现时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

二、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