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南大学文学院853中外文学史之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大墙文学”
【答案】“大墙文学”是指以特定历史条件造成的冤狱生活为描写对象的文学题材。70年代末、80年代初,丛维熙、张贤亮相继创作了《远去的白帆》《白云飘落天幕》《雪落黄河静无声》《土牢情话》《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灵与肉》(后三部为张贤亮作品),“大墙文学”的概念由此而提出,并成为一七八十年代影响较大的一种文学派别。
2. 今天诗群
【答案】今天诗群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逐渐形成的一个诗人群体,又称为“白洋淀诗群”,因诗人北岛和芒克创办了文学刊物《今天》而得名。白洋淀是当年无数的知青下放点之一,地处河北保定,离北京较近。因此白洋淀知青点中有相当数量的家庭背景优越能够接触西方文学作品的高干子弟知青。他们自发地组织民间诗歌文学活动,逐渐形成了白洋淀诗群。在北京、河北、福建、贵州等地,都有这样的诗歌写作活动,且有的形成某种“群落”的性质。他们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写诗,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和自身处境有关。这是“红卫兵运动”的落潮期,其诱因和动机来自对“革命”的失望,精神上经历的深刻震荡,以及个体对真实感情世界和精神价值的探求。代表诗人有芒克、多多、根子、林莽、方含等。
3. 《废都》
【答案】《废都》是贾平凹创作的一部深刻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社会问题的小说。贾平凹在《废都》中写出了一部社会风俗史,以主人公庄之蝶为中心巧妙地组织人物关系。作品围绕着庄之蝶的四位女性——牛月清、唐宛儿、柳月、阿灿展开。她们分别是不同经历、不同层次的女性,每个人的际遇、心理都展示着社会文化的一个侧面。小说采用了中国古典的草灰蛇线手法,也融入了西方的意识流和精神气质,中西合璧。《废都》创造了一种新的语言,这在文学史上是不可多得的。
4. 《晚霞消失的时候》
【答案】《晚霞消失的时候》是礼平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十月》杂志1981年第1期。这部小说描写了南珊和李淮平两个青年在“文化大革命”前后的经历、思考和追求,反映了不同阶层人们的社会观、历史观和人生观。小说中以李淮平和南珊从红卫兵年代到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扭曲的精神恋爱为叙述主线,虽然他们仅见过四面,却代表了作者的人生历程。整部作品以其浓重的思辨色彩与对人生价值的探索性,在当时引起广泛而激烈的讨论。
5. 《望星空》
【答案】《望星空》是现代著名诗人郭小川于1959年发表于《人民文学》的诗歌,是其代表作品之一,全诗共4章,230多行,以曲折、形象的艺术手法,歌颂了人定胜天的伟大力量,歌颂了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迎难而上,去建设美好、幸福的人间天堂的时代主题。《望星空》是郭小川抒情诗篇中最富有艺术个性的力作之一,是诗人运用艺术上的抑与扬、虚与实的辩证关系,以取得出人意料、别开生面的抒情效果的成功尝试。
6. 文革“潜流文学”
【答案】文革“潜流文学”是文革期间作家采用隐蔽的方式进行创作和流通的文学样貌。它是与“文革”文学创作规范相疏离,甚至对立文学。文革“潜流文学”主要有诗歌和小说创作。如“七月”派诗人曾卓、牛汉、绿原等在这一时期的创作,强化了生命意识,超越了他们在40年代的作品中强烈的社会功利意识,而思考在重压之下的生命、死亡与背叛等主题。
7. 十七年文学
【答案】十七年文学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1966年)开始,这一阶段的中国文学,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时期。十七年文学的特点主要有:
①歌颂党、领袖、社会主义、人民;
②回忆战争岁月,回忆苦难年代,回忆过去生活;
③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这个时期的少数作品艺术性并小高,作品也主要体现文以载道的思想,作品风格往往失之于简单,人物呈现程式化倾向。
8. 新编历史剧
【答案】新编历史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又称新编历史题材剧目。它是指建国后剧作家编写的反映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戏曲剧目。题材范围包括上古时期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历史,还包括采用民间传说、历史演义、说唱故事和神话寓言等编写的历史故事剧。新编历史剧其特点是剧作者必须具有科学的历史观,对占有的大量历史资料和丰富的素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鉴别、把握历史发展。《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发表于1965年11月的上海《文汇报》,作者姚文元,文章发表后,得到了毛泽东的支持,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二、填空题
9. 知青诗歌《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食指
【解析】食指是知青诗歌《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的作者。这是一首表现百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离开家园,奔赴乡野边睡的离别诗。作为上山下乡知青队伍中的一员,在即将离开故乡北京的一刹那,作者的心灵突然受到强烈的触动,这种触动包括对故乡、母亲、文明的眷恋,还包括
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
10.1958年6月1日《红旗》创刊号发表了周扬的《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的文章,文章首次传达了毛泽东提出的“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毛泽东同志提倡我们的文学应当是和的结合”。
【答案】革命(的)现实主义; 革命(的)浪漫主义
【解析】1958年,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文艺的主张。其中最主要的两项是:
一是提倡大力搜集民歌,
二是提出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周扬在《红旗》创刊号上发表《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一文,全面评价了“大跃进民歌”。毛泽东提出的“两结合”,被郭沫若、周扬等人表述为“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前者强调要深入生活、反映现实、大胆揭示矛盾,后者强调要用英雄主义、理想主义教育人、鼓舞人。
11.一般把郭小川和______称为50~60年代“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
【答案】贺敬之
【解析】贺敬之、郭小川是50年代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政治抒情诗往往通过一个插曲来强烈地触及时事,展示社会生活,深入开掘其中的历史内容和思想意义,把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上升到一个充满诗情和哲理的艺术境界,具有强烈的激情,鲜明的政治色彩,将抒情性和政治性融为一体。格调高昂,气势奔放,音节响亮。通常使用长句、错落的短句或阶梯式的句子。
12.1978年4月30日,《文汇报》刊出艾青复出后的第一首短诗______。
【答案】《红旗》
【解析】文革结束后,艾青复出写诗。1978年4月30日,《文汇报》刊出艾青复出后的第一首短诗《红旗》,立即引起全国的关注和反响。
三、简答题
13.简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分析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
【答案】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集中体现在它与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的关系上。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潮流、小说样态和作家群体来看,中国当代文学中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寻根文学、西藏作家群与新笔记小说三者的创作。
(1)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对寻根文学的影响
①对寻根文学的全方位影响
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寻根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 不仅使中国作家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自身的文化传统,并开始注重中国人自己的思维向度、文化品位和精神意向;
b. 为中国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经验与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