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题库>临床答辩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 杨某,女,36岁。已婚,公司职员。2012年9月21初诊。因感冒后干咳2个月就诊。2月前感冒后开始咳嗽,自服"感冒药"后诸症好转,唯咳嗽不减,2月来干咳,偶有咳嗽痰血相间,血色鲜红,潮热,盗汗,咳时胸痛,口干咽燥。查体:T37.2℃,P88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8次/分,律齐,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舌质红,苔薄白,脉象细数。辅助检查:X线胸透:两上肺第2前肋间可见片状阴影,左肺病灶边缘清晰,意见:浸润型肺结核?痰中找到抗酸杆菌。作出中医痛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梁某,男,34岁,已婚,司机。2013年6月6日初诊。患者平素饮食不规律,嗜食辛辣,昨晚与朋友豪饮聚餐,今晨来诊时症见: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查体:T36℃,P85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上腹部明显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3.5×109/L,中性粒细胞:78%。胃镜检查:胃镜下黏膜充血水肿,色泽鲜红,并可见点片状糜烂灶。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张某,男,60岁,已婚,工人。1996年4月10日初诊。2年前诊断为冠心病。心前区经常疼痛,每月发作10余次,每次疼痛1~2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以暂时缓解。近半年来,发作更频,胸部刺痛不移,夜间发作频繁,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均能缓解,常觉胸闷,夜寝不安。查体:T36.5℃,P76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6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舌质紫暗,有瘀斑,舌底脉络迂曲怒张,脉沉涩。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85次/分,律齐,V1~V5导联ST段压低约0.15mV。心肌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或肌钙蛋白T等指标均正常。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周某,女,44岁,已婚,工人。2002年1月就诊。患者心悸胸闷反复发作5年余,每在情绪波动时复发或加重。询问得知患者素性抑郁,2年来多次与家人争执,情志不畅,遂渐发为此疾。刻诊:心悸频作,食少寐艰,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食后腹胀,胸膺窒闷,嗳气则舒。查体:T36.8℃,P110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10次/分,心律齐,心音强弱相等。舌淡苔薄,脉细。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刘某,女,78岁,2000年12月15日初诊。患者10年前开始每于着凉后出现较长时间咳嗽咯痰,或有喘憋,服化痰药后症状可缓解,每年秋冬两季难熬。患者1周前因天气骤暖而衣着单薄,当晚即感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自服感冒片后恶寒消失,然仍发热,咳嗽,咯黄色黏痰,自服止咳药水(不详)5瓶后,咳嗽不减。刻下症见:咳嗽加重,喘憋气急,不能平卧,咯黄稠痰,恶寒,无汗,头痛,声嘎,咽痛,口干,心烦,大便干结,小便黄赤。查体:T39℃,P106次/分,R24次/分,BP115/75mmHg。咽部轻度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桶状胸,叩诊双肺过清音,双肺呼吸音低,左下肺可闻及湿啰音,未闻及干啰音。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7×109/L,中性粒细胞82%。胸片:双肺纹理粗,左下肺可见大片状模糊影,呼吸功能检查,混合型通气功能下降,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于某,男,50岁,2012年8月就诊。患者于当年2月份,办公室新购衣柜后,开始出现胸闷憋气,呼吸不畅,咳嗽,咯少量白色痰,每进办公室开始发病,夜间难以平卧。而后将衣柜搬走,但仍觉胸闷、夜晚加重,咽痒咳嗽,咯少量痰,痰黄黏稠,咯吐不利。查体:T36.7℃,P82次/分,R18次/分,BP115/80mmHg。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偶可闻及呼气相干啰音,未闻及湿啰音,心率82次/分,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辅助检查:血常规基本正常,胸片提示双肺纹理粗重。呼吸功能检查气道激发试验阳性。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杨某,女,36岁。已婚,公司职员。2012年9月21初诊。因感冒后干咳2个月就诊。2月前感冒后开始咳嗽,自服"感冒药"后诸症好转,唯咳嗽不减,2月来干咳,偶有咳嗽痰血相间,血色鲜红,潮热,盗汗,咳时胸痛,口干咽燥。查体:T37.2℃,P88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8次/分,律齐,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舌质红,苔薄白,脉象细数。辅助检查:X线胸透:两上肺第2前肋间可见片状阴影,左肺病灶边缘清晰,意见:浸润型肺结核?痰中找到抗酸杆菌。作出中医痛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参考答案:

中医病证诊断:肺痨,肺阴亏虚证
西医疾病诊断:肺结核

  参考解析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体质较弱,外感痨虫而发为肺痨。痨虫蚀肺,阴津受伤,阴虚肺燥,肺失滋润,故见干咳;阴虚生热,虚火灼伤肺络,则见痰血相间、血色鲜红、咳时胸痛;阴虚火旺,则见潮热;虚火迫津外泄,则见盗汗;肺阴耗伤,津液亏虚,则见口干咽燥;舌质红,苔薄白,脉象细数均为肺阴亏虚之征。综观舌、脉、症,本证为肺阴亏虚之肺痨,病位在肺,病性为虚实夹杂,预后可。西医诊断依据:(1)咳嗽咯痰,尤其是超过3周以上的咳嗽、咳血、低热,尤其是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等。(2)肺部听诊锁骨上下及肩胛间区闻及湿啰音或局限性哮鸣音。(3)胸部影像学表现为上肺的密度升高影,有的可能有空洞。部分病人可以有双肺大小、密度、分布均匀的粟粒状结节阴影。(4)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找到抗酸杆菌是诊断肺结核的金指标。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