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题库>临床血液学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男,50岁,发热伴咳嗽2周余,查体:皮肤、粘膜无黄染,无出血点,肝、脾不肿大,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血常规检查:Hb90g/L,PLT95×109/L,WBC3.0×109/L,GRU61%,LYM30%,E4%,M4%,中幼粒细胞1%,易见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48%,其中原粒细胞2%,早幼粒细胞4%,易见双核中、晚幼粒细胞及巨杆状核粒细胞,红系22%,其中巨幼样幼红细胞5%,易见有核红细胞核畸形,核碎裂,小巨核细胞可见。铁染色内外铁均增加,红系PAS染色弱阳性要确定诊断,还要除外下列哪种病()

A .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 .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 缺铁性贫血
E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关于蠕动波的论述错误的是() 胃蠕动波不能从右向左。 肠梗阻时可见肠蠕动波。 胃蠕动波从左向右。 胃梗阻时可见胃蠕动波。 以上都不是。 患者男,66岁,因“右侧腰部疼痛不适,伴间隙性血尿6个月”来诊。无尿频、尿急、尿痛、发热。查体:T36.2℃,P76次/min,R18次/min,BP121/75mmHg;身高165cm,体重62.8kg;意识清楚,营养中等,全身皮肤无水肿,口唇红润;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实验室检查:Hb131g/L,血清清蛋白为37.5g/L。PET:右肾及右肾盂内较大团块状高代谢病灶,考虑为肾盂癌多发性转移。诊断:右肾盂癌多发性转移。遂收入肿瘤科治疗。患者入院第7天11:30突然排出鲜红色血尿约400ml,查P121次/min,R22次/min,BP110/67mmHg;经止血、输血、升压等对症处理,14:30查P133次/min,R28次/min,BP100/52mmHg,即送手术室行膀胱镜检查,并予右肾切除。术后P120~146次/min,BP(80~95)/(52~70)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85%左右,于19:00转入ICU。目前患者留置伤口引流管1条,引出鲜红色液,尿尿管引出红色尿液,经口气管内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监护,留置锁骨下静脉三腔管插管,持续胃管负压引流,并予止血、输血补液及使用镇静、镇痛等治疗。入院第8天,ICU护士及实习学生参加本次临床护理教学查房。关于临床护理教学查房,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临床工作中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及临床教学水平而采取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 是为了提高临床护士及护生的认识能力而采取的一种加深对某个问题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是一种常规、有效的护理工作方式,可由护士长或资深护士主持。 临床护理查房常用的形式为临床护理技能查房、典型护理案例查房、临床护理教学查房。 由带教老师负责组织,护士与实习生参加;重点是护理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根据实习护生的需要确定查房的内容和形式。 典型护理案例查房是由病区的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或带教老师组织的护理教学活动。 修治包括的内容是()。 A.纯净处理。 B.切制处理。 C.粉碎处理。 D.水制处理。 E.火制处理。 陈女士,30岁,患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2年,经内科规则治疗无效,拟手术治疗而收入院。查体:眼球突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甲状腺质软并可触及震颤,可闻及血管杂音。测其基础代谢率为+55%。术后第2天,若出现手足抽搐,最可能是手术损伤了()。 A.甲状旁腺。 喉上神经内侧支。 喉上神经外侧支。 单侧喉返神经。 双侧喉返神经。 Courvoisier征阳性见于() 胰头癌。 胆囊炎。 胆结石。 肝硬化。 黄疸性肝炎。 男,50岁,发热伴咳嗽2周余,查体:皮肤、粘膜无黄染,无出血点,肝、脾不肿大,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血常规检查:Hb90g/L,PLT95×109/L,WBC3.0×109/L,GRU61%,LYM30%,E4%,M4%,中幼粒细胞1%,易见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48%,其中原粒细胞2%,早幼粒细胞4%,易见双核中、晚幼粒细胞及巨杆状核粒细胞,红系22%,其中巨幼样幼红细胞5%,易见有核红细胞核畸形,核碎裂,小巨核细胞可见。铁染色内外铁均增加,红系PAS染色弱阳性要确定诊断,还要除外下列哪种病()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