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西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运动生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相对力量

【答案】相对力量是指单位体重、去脂体重、体表面积、肌肉横断面积等表示的最大肌肉力量。相对力量对于以克服自身体重为主的项目十分重要,如体操、跳高等。

2. 反应速度

【答案】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刺激产生反应的快慢。反应速度是速度素质的一种表现形式。如短跑从发令到起动的时间,篮球运动员在球场上对瞬间变化情况作出快慢反应等。

3. 准备活动

【答案】准备活动是指在正式训练和比赛前为提高身体机能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专门的身体练习。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为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水平,使中枢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协同调控全身各脏器机能活动,以适应机体承受大负荷强度刺激的需要;增强氧运输系统的机能,使肺通气量、摄氧量和心输出量增加,有利于提高工作肌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氧离曲线右移,促进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有利于氧供应。

4. 应急反应

【答案】应急反应是指机体在应付环境突变中,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发生的反应。应急反应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皮肤内脏血管收缩,血液重新分配,使重要脏器得到更多血液供应;血糖升高,葡萄糖、脂肪酸氧化代谢加强,有利于动员机体潜在的力量以应对环境的剧变。

5. 腹式呼吸

【答案】腹式呼吸是指膈肌舒缩时腹内压产生变化,腹部随之起伏,以膈肌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腹式呼吸能增加膈肌的活动范围,使胸廓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张,使肺下部的肺泡得以伸缩,让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改善人的心肺功能。

6. 体液调节

【答案】体液调节是指人体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可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或某些器官、组织,从而引起某些特殊的生理反应。这种调节过程是通过体液的运输来

实现的。

7. 化学性消化

【答案】化学性消化是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由消化腺所分泌各种消化酶,将复杂的各种营养物质分解为肠壁可以吸收的简单的化合物,如糖类分解为单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类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然后这些分解后的营养物质被小肠(主要是空肠)吸收进入体内,进入血液和淋巴液。

8. 解剖无效腔

【答案】解剖无效腔是指在呼吸过程中,每次吸入的气体中,留在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上呼吸道内的气体所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这部分呼吸道容积称为解剖无效腔。解剖无效空腔包括从口、鼻至细支气管的整个呼吸道,这部分既没有呼吸上皮,也没有肺循环血液供应,不能参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交换。

二、填空题

9. 老年人在进行锻炼前进行的医学检查包括_____、_____、_____等几部分。

【答案】血液学检查;临床物理检查;运动机能评定

【解析】老年人在进行体育锻炼之前,必须进行医学检查。医学检查通常包括血液学检查、临床物理检查以及运动机能评定等几个部分。老年人健身前的机能评定时十分重要的,可以保证老年人在从事体育锻炼时安全有效。

10.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对固定酸的缓冲能力,故把血浆中的碳酸氢钠看成是血浆中的_____,简称_____。

【答案】碱储备;碱储 【解析】维持血液恒定。体系中的是血浆中主要的缓冲碱,它与保持一定比值, 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对固定酸的缓冲能力,故生理学常把血浆中的碳酸氢钠看成是血浆中的碱储备,简称碱储

11.解释残障人的生理特点的理论有_____和_____。

【答案】缺陷假说;补偿假说

【解析】残障人的生理功能特点主要有“缺陷假说”和“补偿假说”。“缺陷假说”认为,残障人由于存在某一方面的形态或功能残障,会影响整个身体的全面发育,使之迟缓而不及健全人。“补偿假说”认为,由于存在某一形态或功能残障,而使身体其他部分的生理功能发生补偿

性发达,以极大地适应生存需要。由于功能代偿的原因,残障人的某些功能甚至可能高于健全人。

12.当血液或脑脊液中_____和_____浓度增加时,就会刺激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快加强。

【答案】

浓度升高,下降就会刺激这些感受器,反射性

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适应代谢【解析】在一定范围内,动脉血

需要。 地引起呼吸加快加强,肺通气量增加,以使血液中

13.研究表明老年人的体脂增多与_____、_____和_____等因素有关。

【答案】饮食摄入量増加;体育运动减少;脂肪的动员能力降低

【解析】随着年龄的增长,体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体内脂肪含量的改变。体脂含量与个人饮食习惯、运动以及遗传都有很大的关系。研究表明,体脂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是由于与衰老有关的三个因素造成的,即饮食摄入量増加,体育运动减少,脂肪的动员能力降低。

14.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中,不能控制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

【答案】遗传因素;年龄因素;种族因素

【解析】导致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无法控制的危险因素,即遗传因素、年龄因素和种族因素等;另一类是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等来加以控制的危险因素,即胰岛素抵抗、饮食、缺乏运动、精神紧张与压力等。

15.人体肌肉在进行最大用力收缩时,并不是所有的肌纤维都同时参加收缩,动员参与活动的肌纤维数量越_____,则收缩时产生的力越_____。

【答案】多;大

【解析】人体肌肉进行最大用力收缩时,并不一定能使每块肌肉的所有肌纤维都参与收缩,其参与程度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动员肌纤维参加收缩的能力称为中枢激活(CA )。中枢激活可以募集肌肉中更多的运动单位参与收缩,并且能使每一个运动单位发挥出最大的张力变化,表现出更大的力量。

16.机体对冷环境的反应可归纳为_____和_____两个方面,长期工作在冷环境可产生_____。

【答案】产热;保温;冷习服

【解析】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呼吸与心血管中枢兴奋性增强。经体温调节作用,产热量增加,散热减少,机体保温。当长时间处于冷环境中时,机体会对冷环境出现适应性,即冷习服。

17.在真稳定状态下运动时,能量供应以_____为主。

【答案】有氧代谢供能

【解析】在进行中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当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机体所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满足,即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真稳定状态。在真稳定状态下运动时,能量供应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很少产生乳酸和氧亏,运动持续的时间较长,可达几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