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苏州)804材料科学基础[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苏州)804材料科学基础[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 . 2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苏州)804材料科学基础[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10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苏州)804材料科学基础[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18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苏州)804材料科学基础[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28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苏州)804材料科学基础[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39

一、名词解释

1. 空间点阵

【答案】为了便于分析研宄晶体中质点的排列规律性,可将实际晶体结构看成完整无缺的理想晶体并简化,将其中每个质点抽象为规则排列于空间的几何质点,称之为阵点。这些阵点在空间呈周期性规则排列并具有完全相同的周围环境,这种由它们在三维空间规则排列的阵列称为空间点阵。

2. 过冷度

【答案】过冷度是指相变过程中冷却到相变点以下某个温度后发生相转变,平衡相变温度与该实际转变温度之差称过冷度。

3. 偏析

【答案】偏析是指合金中各组成元素在结晶时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4. 晶格常数

【答案】在材料科学研宄中,为了便于分析晶体中粒子排列,可以从晶体的点阵中取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单元(通常是最小的平行六面体)作为点阵的组成单元,称为晶胞;晶格常数指的就是晶胞的边长,也就是每一个立方格子的边长。沿晶胞边方向且长度与边长相等的矢量称为晶胞基矢,分别用a 、b 、c 表示。晶格常数是晶体物质的基本结构参数,它与原子间的结合能有直接的关系,晶格常数的变化反映了晶体内部的成分、受力状态等的变化。

5. 非稳态扩散

【答案】非稳态扩散是指在扩散过程中任何一点的浓度都随时间不同而变化的扩散。

二、简答题

6. 图中的晶体结构属于哪种空间点阵?对于图2-6(a )、(c )求B 原子数与A 原子数之比。

【答案】图a 的晶体结构为简单立方,其中,B 原子数与A 原子数之比为1:1;图b 的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图c 的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其中B 原子数与A 原子数之比为6:2=3:1。

7. 解释弹性形变、滞弹性和弹性变形能。

【答案】(1)当外力撤消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就称这样的物体为弹性体,物体相应的形变为弹性形变,如弹簧的形变等。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很大,引起物体的形变也很大,那么除掉外力后物体就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样,这种特性称之为物体的塑性。

(2)在弹性范围内,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称为滞弹性。它是相对于弹性现象而言的,如果受载物体上的应力与应变同步,两者据有单值函数关系且服从胡克定律,这样的物体称为理想线弹性体。滞弹性体的弹性模量不再为常数,弹性模量分为动弹性模量和静弹性模量两部分,把这两者的相对差值称为模量亏损。由于滞弹性的存在,会产生内耗(在机械振动过程中由于滞弹性造成的震动能量的损耗,机械能散发为热能的现象。)滞弹性很大的金属材料是极少数,多数材料的滞弹性很小。

(3)固体受外功作用而变形,在变形过程中,外力所作的功转变为储存于固体内的能量,固体在外力作用下,变形能有弹性变形因变形而储存能量称为变形能或应变能。能与塑性变形能。当外力逐渐减小,变形逐渐减小,固体会释放出部分能量而作功,这部分能量为弹性变形能。

8. 何谓金属的结晶?何谓金属的再结晶?两者是否都是相变,为什么?两者的驱动力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结晶是指金属由熔液态转变为晶态固体的过程;再结晶是指将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在原变形组织中重新产生了无畸变的新晶粒,而性能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恢复到变形前的过程。

因为结晶的产物与其母相是不同的相,而再结晶的产物与其母相是同一种相,无新相产生,故结晶是相变,再结晶不是相变。

两者的驱动力不相同,结晶的驱动力是液、固两相的体积自由能差;再结晶的驱动力是变形金属经回复后未被释放的储存能,即塑性变形所引起的晶体中位错总弹性应变能。

9. 解释冷变形金属加热时回复、再结晶的过程及特点。

【答案】冷变形金属加热时,各自特点如下:

(1)回复过程的特征

①回复过程组织不发生变化,仍保持变形状态伸长的晶粒。

②回复过程使变形引起的宏观一类应力全部消除,微观二类应力大部分消除。

③回复过程中一般力学性能变化不大,硬度、强度仅稍有降低,塑性稍有提高,某些物理性能有较大变化,电阻率显著降低,密度增大。

④变形储能在回复阶段部分释放。

(2)再结晶过程的特征

①组织发生变化,由冷变形的伸长晶粒变为新的等轴晶粒。

②力学性能发生急剧变化,强度、硬度急剧降低,塑性提高,恢复至变形前的状态。

③变形储能在再结晶过程中全部释放,三类应力(点阵畸变)清除,位错密度降低。

(3)晶粒长大过程的特征

①晶粒长大。

②引起一些性能变化,如强度、塑性、初性下降。

③伴随晶粒长大,还发生其他结构上的变化,如再结晶织构。

10.举例或画图说明什么是小角晶界的位错模型?描述大角晶界有何模型?其含义是什么?

【答案】(1)小角晶界主要是指相邻晶粒位相差小于10°的晶界,而根据相邻晶粒之间位相差的形式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倾斜晶界、扭转晶界和重合晶界等。

对称倾斜晶界可看做把晶界两侧晶体互相倾斜的结果,其晶界结构可看是由一列平行的刃型位错所构成,位错的间距与柏氏矢量之间的关系为

不对称倾斜晶界结构可看成由两组柏氏矢量相互垂直的刃型位错交错排列而成。

扭转晶界可看成是两部分晶体绕某一轴在一个共同的晶面上相对扭转一个0角所构成的,扭转轴垂直于这一共同的晶面,其结构可看成由互相交叉的螺型位错所组成。

(2)大角度晶界多为多晶体材料中各晶粒之间的晶界。大角度晶界上原子排列比较紊乱,但也存在一些比较整齐的区域,因此其晶界可看成由坏区与好区交替相间组合而成,主要有“重合位置点阵”模型、非晶模型和小岛模型。

11.何为成分过冷?它对固溶体合金凝固时的生长形貌有何影响?

【答案】(1)成分过冷:在合金的凝固过程中,由于液相中溶质分布发生变化而改变了凝固温度,这可由相图中的液相线来确定,因此,将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度分布低于由于溶质分布所决定的凝固温度时产生的过冷,称为成分过冷。

(2)对形貌的影响:

①当在液-固界面前沿有较小的成分过冷区时,平面生长就会被破坏;

②界面某些凸起的地方,在它们进入过冷区之后,由于过冷度稍有増加,促进了它们进一步凸向液体,但因成分过冷区较小,凸起部分不可能有较大的伸展,使界面形成了胞状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