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911普通生物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原初电子供体。

【答案】原初电子供体即反应中心色素分子,反应中心色素分子是光化学反应中最先向原初电子受体供给电子的。

2. 细胞增殖。

【答案】细胞增殖是生命的基本现象,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是维持体内细胞数量动态平衡的基本措施,是受基因调控的精确过程。靠细胞的分裂来实现。

3. 无性生殖。

【答案】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4. 基因重组。

【答案】基因重组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5. 级生产量

【答案】级生产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或在生物的某个阶段里,生态系统或某个种群所生产的有机体的总量,可以用数量、生物量或能量表示。

6. ATP

【答案】ATP ,即三磷酸腺苷。在一磷酸腺苦(AMP )的磷酸一侧,以高能磷酸键(用〜表示)再顺序连接上2个磷酸,就成了ATP 。ATP 水解时,高能磷酸键释放大量自由能,这些能可被转移到其他分子,也可用来完成各种耗能活动,如运动、物质的吸收、物质的主动运输和合成

ATP 水解时,等。通常只有最后一个高能键水解放能,而成二磷酸腺苷,即ADP 。是细胞中的“能量货币”。

7. 必需元素。

【答案】必需元素是指完成植物的生活周期所必需的元素。

8. 古生物学。

【答案】古生物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发生、发展、分类、演化、分布等规律的科学,它的研宂对象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一一化石。

二、选择题

9. 下列不被膜包被的细胞器是( )。

A. 线粒体

B. 高尔基体

C. 核糖体

D. 溶酶体 【答案】

10.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

A. 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B. 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C.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D. 蛋清中加入NaCl 使蛋白质析出

【答案】A

11.各种染色体的变化都是起源( )。

A. 染色体缺失

B. 染色体重复

C. 染色体倒位

D. 染色体断裂

【答案】D

12.(多选)原始地球上存在有机物质,其可能的来源有( )等几个途径。

A. 地球形成之初已经存在

B. 流星

C. 原始大气自然产生

D.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

【答案】ABC

13.生物学史中,最早发现植物的向光性现象的科学家是( )。

A. 达尔文

B. 温特

C. 库格

D. 希尔

【答案】A

【解析】19世纪末,达尔文首次注意到植物的向光性,即植物的枝叶向着光的生长。并用金丝藹的胚芽鞘进行试验,得出结论:植物向光性的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刺激促进胚芽鞘下部生长。

14.紫外线杀菌的原理是( )。

A. 破坏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结构

B. 使细胞蛋白质变性凝固

C. 破坏DNA 结构

D. 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

【答案】C

【解析】紫外线杀菌消毒的原理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破坏微生物(细菌、病毒、芽孢等病原体)机体细胞中的DNA 或RNA 的分子结构,诱发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15.巴甫洛夫认为大脑皮质的最基本活动是信号活动(妈妈条件反射),试问下列信号中,哪一种属于第二信号( )。

A. 铃声

B. 灯光

C. 食物的气味

D.“食物”这个词

【答案】D 。

【解析】人类大脑皮层的信号活动丰富:第一信号:光、声、嗅、味、触,第一信号是具体的条件刺激信号,可以形成条件反射。第二信号:语言,文字,第一信号的信号,抽象的概括,可以形成条件反射。人类出现后,社会性劳动产生了语言,对现实加以抽象和概括,人类借助于语言表达思维,并进行抽象思维。最初只有非条件反射,在周围环境影响下,人类学习说话,模仿“妈妈”这个语言,反复刺激同时与“妈妈”的具体形象结合起来,“妈妈”的具体形象形成哺乳的第一信号,小孩听到“妈妈”这个语言就表现出哺乳时的反应,语言性的第二信号学说逐渐形成。ABC 三项,都属于具体的条件刺激信号,是第一信号。D 项,“食物”这个词代表文字, 是第二信号。

16.光合作用中效率最差的是( )光。

A. 紫

B. 绿

C. 白

D. 黄

【答案】B

17.染色体带型研究的基础是的( )差异。

A. 染色体数目

B. 细胞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