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因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要调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或功能区的,下列()是需提供的。 生态保护与补偿措施方案及相关协议。 涉及人员的生产、生活情况及安置去向报告。 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及其周边公众意见。 工程建设对自然保护区影响的专题论证报告。
女性,60岁,剑突下持续性疼痛6小时,寒战、高热伴黄疸。既往有类似发作史。查体:神志淡漠,体温39℃,血压10.7/8kPa(80/60mmHg),脉搏120次/分,剑突下压痛,肌紧张,白细胞26×10/L,中性95%。肝区叩击痛,血清胰淀粉酶240索氏单位。目前最关键的治疗原则是() A.及时使用抗生素。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及时用升压药。 紧急胆道减压手术。 及时补充血容量。
为及时明确呕血的原因应选用下列哪种方法(). 选择性腹腔血管造影。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上消化道双重对比造影。 MRI检查。 B超检查。
脊髓型颈椎病与下列哪些无关() 上肢发麻,手部肌力弱,持物不稳。 下肢发紧、发麻、行走困难。 大小便障碍。 压头及牵拉试验阳性。 不规则躯干和下肢感觉障碍,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
患者女性,65岁,近1年来反复出现头痛、头晕,今晨在突然转头时出现眩晕、耳鸣、恶心、呕吐,摔倒在地,2分钟左右缓解,既往类似发作2次,X线示颈5~6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间孔明显缩小,最可能诊断为() 癫痫发作。 美尼埃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椎动脉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
患者男性,40岁。因剑突下烧灼感与反酸3个月就诊,反流物呈酸性,胃灼热与反酸常发生在餐后,进食时胸骨后有梗塞感。下列处理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