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长江大学教育学原理612教育学基础理论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 抑制现象
B. 挫折现象
C. 高原现象
D 低分现象
【答案】C
2.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 )。
A. 求成的动机、成功的概率、成功的诱因价值三者数值越大,则争取成功的行为趋向也越强
B. 任务越难,成功概率就越小,故诱因价值越小
C. 任务越易,成功概率就越大,故诱因价值越大
D. 当一个人有了较高的求成动机水平,成功的概率越大,最有可能做出争取成功的行为
【答案】A
3.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 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 望梅止渴
C. 蜘蛛织网
D. 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答案】D
4. 在下述各项行为中,通过学习获得的是( )
A. 蜜蜂造蜂房
B. 狗对灯光分泌唾液
C. 暗适应现象
D. 吃兴奋剂提高运动成绩
【答案】C
5.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茨基的基本观点是( )。
A. 教学跟随发展
B. 教学与发展并行
C. 教学促进发展
D. 教学等同于发展
【考点】维果茨基有关教学与发展关系
【答案】C
【解析】此题是对维果茨基有关教学与发展关系认识的考查。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塑造着发展、促进着发展。“教学跟随发展”主要体现的是皮亚杰等人的观点。“教学等同于发展”主要体现的则是桑代克等人的观点。
6. 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
A. 准备律
B. 刺激律
C. 失败—成功律
D. 成功—成功律
【答案】A
7. 奥苏伯尔用同化论解释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同化论的核心是( )。
A. 接受学习观
B. 相互作用现
C. 讲授教学观
D. 发现学习观
【答案】B
8.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能分辨你、我、他、上、下、左、右等概念,这些概念一般是通过( )获得的。
A. 概念形成
B. 概念同化
C. 接受学习
D. 学校系统教学
【答案】A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
A. 苏联心理学家
B. 美国心理学家
C. 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 英国医生
【答案】C
10.应用题解题策略属于( )。
A. 元认知策略
B. 阅读理解策略
C. 一般解题策略
D. 具体解题策略
【答案】D
二、简答题
11.知识掌握过程中的应用的特点与意义是什么?
【答案】广义的知识应用,指依据己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有关的问题。而狭义的知识应用主要指作为掌握阶段之
一的知识的应用,即指学生在领会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所得的知识去解决同类课题的过程。其特点与意义如下:
(1)知识掌握过程中应用的特点
①应用范围一般限于同类事物
掌握过程中知识的应用,其范围一般限于同类事物,是抽象知识的具体化过程。把从一类事物中抽象与概括出来的知识,推广到同类具体事物中去,使抽象知识同具体事物建立起联系的过程。
②应用不同于领会
知识的领会与知识的应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应用是在领会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又是对知识领会的检验与发展。领会与应用在知识掌握的进程上是有顺序性的,不能任意违反。知识的领会是具体事物的抽象化过程,知识的应用是抽象知识的具体化过程。
③应用不同于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掌握过程中的知识应用虽然也是通过解决各种形式的问题来体现的,但这些问题多是以课业问题的形式提出的。解决课业问题既可以表现为应用已学知识完成有关的口头作业或书面作业,也可以表现为应用知识去完成实际操作或实地作业。解决实际问题主要是指学生自觉能动地应用已学知识于社会实践,解决或发现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2)知识掌握过程中应用的意义
①应用是知识掌握不可缺少的一个阶段
通过组织学生做习题,解答问题,互改作业,练习等应用的形式,一方面可以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查与反馈,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所获得的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的概念、原理等。应用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是真正地掌握知识所必需的一个阶段。
②应用促进广泛的迁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