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阳师范大学政治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文化结构
【答案】政治文化结构主要由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这三大层次有机组合而成: ①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 ②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理论;
③政治价值规则是政治心理与政治思想相互作用并在人的认知系统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观念取向,构成了政治文化的核心部分。
2. 政治态度
【答案】政治态度是指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及其实际形态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倾向,表现为对特定政治权力、政治权利、政治制度或肯定或否定,或赞成或反对的倾向状态。与其他政治心理构成要素相比较,政治态度有着自己的特点:
①政治态度是特殊的心理要素。它不是心理反应本身,而是对心理反应的一种规定。政治态度是由政治认知成分、政治情感成分和政治动机成分构成的。这三种成分的不同组合和配置便构成了政治态度的不同内容。
②它是综合性的心理要素,这就是说,政治态度既不是与其他心理要素并列存在的,也不是在其他心理形成时形成的,而是其他心理要素形成以后的心理结果。当政治心理活动表现为特定的政治态度时,它己不是某一心理要素的单独表现,而是一种包括政治意识、政治价值和政治信仰在内系统而且定型的信念体系。政治态度在政治心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心理转换为政治行为的必经环节,政治态度的倾向性决定了政治行为的选择指向。在政治心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这些构成要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作为政治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小可缺少的环节,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共同构成了政治心理。
3. 马基雅维利
【答案】尼可罗·马基雅维利(公元1469-1527年),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代表作《君主论》。其主要观点有:
①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提出了政治是君主夺取国家政权和维护其统治的权术活动的看法。他在《君主论》中指出,政治就是人与人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因此,君主必须要像狮子一般凶猛、像狐狸一样的狡猾。他主张政治就是用力量来统治人,用权术来欺骗人。从事政治的人,必须要以不断增强自身实力的方式来保持和维护自己的权力。政治活动的这种特征,要求君主必须要不择手段,残酷、欺骗、背信弃义、不讲情面等。
②马基雅维利还提出了政治关系的基础是财产关系的著名论断,而且从国家的目的出发,第一次
提出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马基雅维利主张为了实现夺取权力和掌握权力这一目的,可以采用一切可以采用的手段和方法。
③马基雅维利就人性和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了大量的论述,完全摆脱了伦理学对政治的限制,重新规定了政治活动的本质。他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
4. 资本主义国家
【答案】资本主义国家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资产阶级经过经济政治斗争,推翻封建地卞阶级政治统治或与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妥协后建立起来的,是资产阶级维护其政治地位和资本剥削关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经济基础; 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经济运行方式; 以普选制、议会制等形式为政治统治和治理社会方式; 以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为基本政权组织形式。在当今世界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等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
5. 国体和政体
【答案】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由于统治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直接决定着国家的阶级属性,因而国体体现着国家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利益内容。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国体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国体是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决定因素,国体必须通过一定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来反映和实现。
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尤其是中央(全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主要涉及中央政权机关的设置、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等,决定了国家机关设置和权力配置的基本原则,体现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从权力配置和国家机关设置的角度看,政体主要地体现为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的行使方式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形式。前者是指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由一个机关集中行使,还是由数个机关分工行使; 后者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一个人组成,还是由一个集体组成,也就是由一个人还是由一个集体形式的机构行使国家最高统治权。
6. 政党制度
【答案】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政党制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
①政党制度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而设立的,其最大原则是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和利益实现,因此,统治阶级可以根据自己利益和统治需要而随时改变政党制度。
②政党制度可以是成文法规定的,也可以是宪法惯例规定的。政府制度一般具有法律明确、具体和特定的规定,而政党制度可以在宪法中作原则性规定,也可能按照宪法惯例而形成,并无明确的法律规定。
③政党制度不仅规定着政党本身的地位、作用和活动方式,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国家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社会成员的政治活动方式。
二、简答题
7. 当代两党制的新变化。
【答案】两党制是指两个同等规模的政党争夺职位,双方各有几乎相等的机会赢得足够的选民支持,以取得垄断的执政权的体制。英国和美国史典型的两党制的例子。当代两党制出现以下新变化:
(1)政党的阶级基础趋向一致
美国的两党松散的结构,相互的交融是其政党制度一大特征。英国在工党崛起前,自由党、保守党都是有产阶级的代表,而在工人运动基础上建立的工党虽有较广泛的劳动者支持,但仍然是体制内政党。“二战”后,各政党的成份逐渐向中产阶级发展,保守党和工党的社会基础不如成立之初那样经纬分明。
(2)两党政策与立法的趋同现象是又一显著特点
战后以来至70年代末,英国的两党执行的政策趋同现象非常明显。1945年,工党政府所执行的许多内外政策,如外交、防务、经济、移民、治安、教育和非殖民化等政策,为以后历届保守党政府的政策奠定了基础。“巴茨克尔主义”清楚表明了两党在经济政策上的一致性。趋同现象反映在立法上,政府更迭,执政党并不轻易否定上届政府的立法,而且往往重提下台政府因大选而搁置的一部分议案,甚至是在野时所批评、攻击乃至于反对的某些议案。例如,1970年,新上台的保守党政府重提被上届工党政府搁置的14项议案; 1974年,工党政府重提保守党政府搁置的巧项议案。而且两大政党议会党团中持中间态度的议员逐渐占了优势,两大政党之间因此而有了较多的共同点。两大政党的政策、行动均注重实效,而并不以抽象的意识形态为指导。这也从另一角度反映了两党制得以长期、稳定存在的原因。每种政党制度都有运行于其中的国际、国内的“生存”环境,环境是恒动而非静止的,所以一党制,多党制、两党制仅指相对稳定的框架性政党运作机制。英国是传统、典型的两党制国家,但也出现过自由党和工党联合执政的历史。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受英国影响较深的国家,虽也实行两党制,但一也有其特殊之处,这些国家中小党具有较大作用,在议会中越来越多的政党能占据议席。对立的一方或双方都需要组成政党联盟。如澳大利亚,两大政党一是工党,另一个是自由党一国家党联盟,该联盟比较稳定,先后联合执政31年,实际起着同澳大利亚工党相对立的两党制中另一极的作用。
8. 马克思主义国家消亡理论与无政府主义国家消亡理论的区别分析。
【答案】(1)马克思主义国家消亡论,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的自行消亡,而并非指所有国家都可以自行消亡。因此,无产阶级国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是国家消亡的唯一道路。马克思主义主张用暴力推翻剥削阶级国家以后,先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并实现由有国家向无国家的过渡; 而无政府主义主张用暴力推翻剥削阶级国家以后,不要任何阶级的专政,一步跨入无国家的社会自治。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国家消亡和阶级的消灭是密切联系的。阶级消灭是国家消亡的基本前提,国家消亡是阶级消灭的必然结果。按马克思主义观点,国家消亡的条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