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804中外新闻史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三社四边”协定(“联环同盟”)

【答案】“三社四边”协定是早期通讯社竞争和垄断的产物。欧洲的哈瓦斯、沃尔夫、路透三大通讯社自1866年开始展开竞争。经过十几年的激烈争夺,它们已把世界新闻市场分割完毕。为了确认既定事实和各自的垄断范围,1870年1月17日签订了“联环同盟”协定。协定以欧洲三大通讯社为主,美国的纽约联合新闻社虽然也参加了,但不能插足美国以外的地区,所以通常称之为“三社四边”协定。

2. 默多克

【答案】默多克是国际传媒大亨,他从澳大利亚办报起家,目前已控制澳大利亚2/3的报纸,拥有澳大利亚新闻有限公司。20世纪60年代收购英国的《世界新闻》和《太阳报》,70年代购入美国《圣安东尼奥新闻》、《纽约邮报》、《波士顿先驱报》,1979年成立新闻集团,进入全球业务拓展的重要阶段。1981年收购英国《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以及哈拍·柯林斯出版社,控制了英国30%的报纸发行量,还拥有英国天空广播公司40w0的股份和路透社的部分股权。1985年收购20世纪福克斯影业公司后,1987年组建全美第四大电视网一一福克斯广播公司(FBC )。到20世纪90年代,新闻集团的业务已地跨澳、美、欧、非,在卫星电视领域形成霸主地位。90年代中后期聚焦亚洲传媒市场,STAR 成为其辐射亚洲媒体市场的重要平台。目前,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传媒集团之一。

3. 《哈拉雷宣言》

【答案】《哈拉雷宣言》是指1987年6月,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召开的不结盟国家新闻部长会议上通过的宣言,有一百二十多个发展中国家的新闻部长出席了此次会议。该宣言呼吁不结盟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强在传播领域的合作,推动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

4. KDKA 广播电台

【答案】KDKA 广播电台位于美国匹兹堡,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于1920年11月由西屋电器公司创办,开办当天就播报了哈定和考克斯竞选总统的新闻,被认为是美国和世界广播事业的开端,从此广播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该台至今仍在播音。但后来纽约的大广播网己经使得KDKA 及其他早期电台的影响越来越来小了。

5. 斯蒂法尼社

【答案】斯蒂法尼社是在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的支持下,由新闻记者斯蒂法尼于1853年建立的通讯社。这是意大利通讯社历史的开端。意大利统一后,这家通讯社扩大为股份公司。斯蒂法尼社是当时仅次于欧洲三大通讯社的欧洲第四大通讯社,半官方性质。1890年,斯蒂法尼社与德国的沃尔夫社和奥地利的通讯社签订了协议:三社之间交换新闻,以打破哈瓦斯通讯社在欧洲的垄断地位。1935年,政府新闻宣传部与该社签订合同,由政府负担该社费用。至此,斯蒂法尼社完全置于法西斯政权的控制之下。1943年,墨索里尼败亡,斯蒂法尼社随之解体。

6. 《费加罗报》

【答案】《费加罗报》是法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日报。1854年创办时为周报,1866年改为日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柯蒂集团掌握。1949年售予普鲁沃斯特集团,1975年转手给埃尔桑报团。这是一份言论性报纸,政治态度历来保守,内容着重政治新闻、国际新闻及文学艺术,社会和体育新闻也很出色,是法国有名的“质报”。通常30多版,图文并茂,逐日轮流出各种专版,周末出增刊《费加罗画报》。该报广告收入丰厚,读者对象主要是资本家、经理、政界和社会上层人士。

7. 普利策

【答案】普利策是美国著名的报业家,出生于匈牙利,1864年来美开始其报业生涯。1868年担任德文报纸《西方邮报》记者,1878年,他购买了《圣路易斯电讯报》,不到一年又合并了当地的《邮报》,改名《邮讯报》。1883年,普利策买下纽约《世界报》。在他的经营下,《世界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开创了廉价报纸成为报刊主体的时代。他在遗嘱中捐赠了250万美元建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普利策还留下50万美元设立“普利策奖”,这个奖项被认为是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耀,提升了报业和报人的地位。

8. 《世纪报》

【答案】《世纪报》由杜塔克于1836年7月1日在巴黎创办,是与《新闻报》齐名的19世纪中期法国两大廉价商业日报之一。该报在政治上倾向于温和的共和派,但却是独立经营的。《世纪报》报道广泛,率先刊登短篇小说,后来连载巴尔扎克的《保尔船长》和大仲马的《三剑客》等名著。由于注重社会新闻,文字通俗,又有著名小说的连载,因而在中下层阶级中拥有广大读者,销量一直领先于《新闻报》,广告收入也逐步增加,并于1845年成立“广告总公司”,经办几家大报的广告业务。

二、简答题

9. 《真理报》的特点。

【答案】在整个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真理报》具有的特点如下:

(1)宣传目的明确。

(2)阶段重点突出。

(3)紧跟党的方针政策:采取集中连续报道的形式,努力使党的声音深入到广大民众之中,并化为千百万人民具体的革命行动。

(4)《真理报》特别注意发挥无产阶级政治报刊指导性的作用,不懈地教育、组织、鼓动工农群众,使其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一致对敌,共同前进。

10.简述十月革命前列宁的报刊活动。

【答案】十月革命前列宁的报刊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力一面:

(1)1894年,列宁写了《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 》等著作,深入批判了民粹派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和改良主义的政治纲领。

1895年,列宁创建了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为了进行广泛的政治宣传,决定创办协会的机关报《工人事业报》。列宁为该报写了社论《告俄国工人》和《我们的大臣们在想什么?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两篇文章。但因1895年12月8日晚列宁及斗争协会的其他领导人被警察逮捕入狱、创刊号稿件被没收,《工人事业报》未能问世。

1896年底,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秘密出版了不定期的《彼得堡工人小报》,该报只出两期就被沙皇政府查禁。

(2)由于社会民主工党的思想分离、组织涣散,列宁提出了创办一份全俄政治性报刊,以便组织下人阶级的先进政党的主张,1900年12月24日,第一份全俄政治性报刊《火星报》在德国的莱比锡创办。《火星报》的编辑人员由列宁、普列汉诺夫等六人组成,而实际负责整个编务工作的是列宁和马尔托夫两人,列宁是《火星报》的灵魂。

在《火星报》第一号社论《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中,列宁把建立一个坚强的、有组织的、紧密联系工人运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办报工作的中心仟务。在《火星报编辑部声明》中,列宁明确、严格地规定了《火星报》的办报方针一一党性方针。

1901年1月5日,《火星报》发表了列宁《从何处着手? 》一文,文章论述丁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具体计划,并指出:为了把各地的工人运动合成为一个全俄的运动,第一步应当是创办全俄的政治性报刊。

1903年7月,俄国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这标志着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立。会议通过党纲,并把《火星报》正式定为党的机关报。也是在这次会议上,列宁和普列汉诺夫等人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并退出《火星报》编辑部,从此,俄国社会工党内产生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和以普列汉诺夫为首的孟什维克派。

(3)随着1912年工人运动高潮的来临和革命形势的飞快发展,在列宁的指导下,斯大林、阿尔钦斯基、坡列塔耶夫于1912年5月5日在彼得堡创办了《真理报》。该报继承和发扬了列宁在《火星报》的革命传统,保护党性的纯洁、重建革命政党和对无产阶级民众进行革命的教育工作,是《真理报》全部意义和生存的基础。由于沙皇秘密警察的残酷打击,《真理报》曾8次被封,不断被迫更名,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五天,《真理报》又在彼得堡以原名复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