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哈尔滨师范大学管理学院840经济学原理之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以下哪项是非自愿性失业的原因? ( )
A. 失业保障
B. 工资刚性
C.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D.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答案】B
【解析】失业保障使处于失业中的人们并不那么急切地去找工作,是造成自愿性失业的原因; 工资刚性的存在使得工资不易下降,造成失业,属于外部因素导致的失业,是非自愿性失业;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导致需求不足的原因,与失业无关。
2. 失业保障计划增加了( )
A. 摩擦性失业
B. 季节性失业
C 青少年的失业
D. 周期性失业
【答案】A
【解析】失业保障计划减少了失业者的生活困难,从而使他们用更长的时间去寻找工作,增加了摩擦性失业。本题还应该注意到青少年失业一般是因为最低工资法,而季节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则是与经济周期相关的一种失业。
3.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厂商会决定增加投资? ( )
A. 当合意的资本一产出比率大于实际的资本一产出比率时
B. 当合意的资本一产出比率小于实际的资本一产出比率时
C. 当合意的资本一产出比率等于实际的资本一产出比率时
D. 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当合意的资本一产出比率大于实际的资本一产出比率时,厂商会决定增加投资,提高实际资本一产出比率。
4. 短期内,经济处于均衡时( )。
A. 社会可能实现了充分就业
B. 社会可能没有实现充分就业
C. 可能存在通货膨胀缺口,也可能存在通货紧缩缺口
D. 以上都正确
【答案】D
【解析】经济处于短期均衡时,计划产量与计划支出相等,但是这个均衡产量未必就是实现充分就业的产量。如果在均衡产量水平上,正好使愿意工作的全部劳动力都被雇用,那只是一个巧合。因此,在短期均衡时,社会有可能实现了充分就业,也可能没有实现〔如经济萧条期,大量工人失业),甚至实际雇佣量有可能超过正常情况下充分就业的水平(例如社会需求紧急扩张,企业为满足需求,加班加点地生产,超额使用劳动力)。如果在均衡产量水平上,就业高于充分
就业水平,则称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反之,如果就业低于充分就业水平,则称存在通货紧缩缺口。
5. 如果A 国经济在2012年(基期)的GDP 为2000亿元,如果在2013年GDP 折算指数等于2,而实际GDP 增加50%,那么2011年的名义GDP 等于( )。
A.8000亿元
B.7000亿元
C.6000亿元
D.5000亿元
【答案】C
【解析】2013年的实际GDP 为2000×(1+50%)=3000(亿元),所以名义GDP=实际GDP ×GDP 折算指数,即为:2×3000=6000(亿元)。
二、论述题
6. 考虑政府弥补赤字的途径,及其可能的经济后果,论述:
(1)什么是财政赤字? 政府为了弥补赤字,有几种举债途径?
(2)为什么发行公债往往带来通货膨胀?
(3)同样是为了政府开支融资,让国民上交税收或者购买国债,在国民看来是否相同?
(4)为什么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增加税收和发行国债,经济效果相同?
(5)为什么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考虑到后代时,二者的经济效果可能不同?
【答案】(1)财政赤字是政府支出大于政府收入的差额。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和公债,政府支出主要可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
弥补赤字的途径有: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政府的举债途径包括以下两种:
①向中央银行借债,称为货币筹资;
②向国内公众(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和外国举债,称为债务筹资。
(2)公债往往带来通货膨胀的原因
①如果用发行公债来弥补则政赤字,而公债主要是由中央银行认购的,即采取货币筹资,则中央银行的证券投资增加,导致基础货币供给增加,由于货币乘数效应引起货币供给大量增加,若货币需求不变则会带来通货膨胀。
②如果向国内公众举债,不过是购买力向政府部门转移,并不立即直接引起通货膨胀,因为基础货币并没有增加。然而,当政府发行公债时往往会引起利率上升,中央银行如果想稳定利率,则必然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债券,从而增加货币供给。这样,预算赤字增加也会引起通胀。
(3)同样是为了政府开支融资,让国民卜交税收或者购买国债,在国民看来并不相同。其原因在于:
①增加税收一般是提高税率或者增加征收新的税种,从而提高政府财政收入,这是一种强制和无偿性的于段,直接导致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减少,影响国民消费。
②发行债券是通过发行政府债券,由中央银行或者公众进行认购,到期时返本付息。一般政府债券的利息高于存款利息,这对于国民来讲是一种投资理财的方式,是一种获息保值的手段。
(4)认为增加税收和发行国债经济效果相同是基于李嘉图等价定理。
根据李嘉图的政府债务观点,消费者是理性的和向前看的; 消费者并不会遇到约束线的借贷制约; 消费者关心子孙后代。这样,用债务筹资的减税并不影响消费。家庭把额外的可支配收入储蓄起来以支付减税所意味的未来更重的税收。这种私人储蓄的增加正好抵消公共储蓄的减少,国民储蓄保持不变。因此,减税对经济没有影响。同样的,增税对经济也没有影响。李嘉图等价指政府用债务筹资和税收筹资是等价的。
(5)支持传统政府债务观点的论据之一是消费者预期隐含的未来税收不会落在他们身上,而要落在子孙后代身上。例如,假定政府今天减税,发行30年期的债券为预算赤字筹款,然后在30年后增加税收以偿还贷款。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债务代表财富从下一代纳税人(他们面临税收增加)向当前一代纳税人(他们得到了减税)的转移。这种转移增加了当前一代人的一生资源,从而增加了其消费。从本质上说,以债务筹资的减税刺激了消费是因为它以下一代的损失为代价给了当前一代以机会来消费。
三、计算题
7. 三部门组成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80+0.8yd ,投资函数为i=20-5r,货币需求函数为L=0.4y-10r, 政府购买支出g=20, 税收T=0.25y,名义货币供应量M=90,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为285。其中r 是利率,y d 是可支配国民收入,Y 是国民收入。
(1)若价格水平P=2,则IS-LM 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各为多少?
(2)若总供给曲线为y=235+40P,则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和价格各为多少?
(3)若通过变动政府购买而实现充分就业,求政府购买的变动量与价格水平。
(4)若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而实现充分就业,则需要如何变动货币供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