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37管理学综合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限制价格
【答案】限制价格也称为最高限价,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如图所示,原先产品市场的均衡点为E ,即均衡价格为P e ,均衡数量为Q e 。P 0为限制价格
,当价格为P 0时,需求量为Q 2,供给量为(Q 2-Q 1)为实行限制价格后的产品短缺的数(P 0 量。 限制价格 产品的短缺会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即可能引发黑市交易。为了维持产品的限制价格,政府通常会采取产品配给的方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打击黑市交易。 2. 蛛网模型 【答案】蛛网模型是运用弹性原理解释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在失去均衡时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的一种动态分析理论。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如果供求量和价格的均衡被打破,经过竞争,均衡状态会自动恢复。蛛网模型却证明,按照占典经济学静态下完全竞争的假设,均衡一旦被打破,经济系统并不一定自动恢复均衡。与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不同的是,蛛网模型是一个动态模型。假定商品的本期产量决定于前一期的价格P t-1,即供给函数为,并根据需求弹性、供给弹性的不同,分为“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和“封闭型蛛网”三种类型。 蛛网模型解释了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的波动的情况,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这个模型还是一个很简单的和有缺陷的模型,需要进一步完善。 3. 封闭型蛛网 【答案】蛛网模型可分为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和封闭型蛛网。其中,封闭型蛛网是指一 种随着时间的变化既不收敛也不发散的蛛网模型,如图所示。 封闭型蛛网 如图所示,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当市场受到外力的干扰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以后,由于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具有相同的陡峭或平坦的程度,实际产量和实际价格始终按同一幅度围绕均衡点上下波动,既不进一步偏离均衡点,也不逐步地趋向均衡点。 4. 局部均衡 【答案】局部均衡是指在假设其他市场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产品或要素的市场均衡。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研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 局部均衡是经济体系中单独一个消费者、一个商品市场或要素市场、一家厂商或‘个行业的均衡状态。局部均衡分析即只考虑这个局部本身所包含的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如何达到均衡状态。如在研究某产品市场的均衡时,就可假设其他各产品的供给、需求及价格不变,而只考虑该产品的价格和销售量如何由它本身的供给和需求两种相反力量的作用以达到均衡。 局部均衡分析都是以“其他情况不变”的假设为基础的,所以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并不影响它对很多问题研究的有效性。在一定的合理假设下,不但可以达到说明问题的目的,而且可使问题简单化、明了化。特别是当把所研究的变量限于两个经济因素时,可以借助数、表、图进行综合分析,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在研究一些综合性问题时,局部均衡分析是不够的,必须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5. 占优策略均衡 【答案】在一些特殊的博弈中,一个参与人的最优策略可能并不依赖于其他人的选择。也就是说,无论其他参与人采取什么策略,该参与人的最优策略是唯一的,这样的策略称之为占优策略。如表所示,通过对支付矩阵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A 、B 两厂商都是理性的,则这个博弈的结果是两厂商都做广告,即不管一个厂商如何决定,另外一个! 一商都会选择做广告。这种策略均衡称之为占优策略均衡。 广告博弈的支付矩阵 6. 边际效用 【答案】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它是基数效用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为Q ,则总效用函数为TU=f(Q ),于是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 消费者消费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一般呈现出递减的规律,即: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导致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由于人们生理、心理作用的影响,商品对人们的刺激力和重要程度都有下降的趋势。 二、简答题 7. 某消费者在收入和价格给定的条件下,通过对X , Y 两种商品购买数量的选择,实现了效用最大化。现在假定仅P 上升,其他条件均小变。 (1)若该消费者对商品X 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1,为什么他对商品Y 的需求量会减少? (2)若该消费者对商品X 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或者等于1,他对商品Y 的需求量又会有什么变化? 【答案】(1)由于X 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1,当X 商品的价格P X 上升引起X 商品需求量减少时,X 商品需求量减少的比例小于其价格上升的比例,因此,消费者对X 商品的购买支出是增加的。在收入和P Y 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购买Y 商品的支出就会减少。 换一个角度,直接利用厂商关于某商品的销售收入和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此问题。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厂商的销售收入和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成同方向的变化,所以,当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1的X 商品的价格P X 上升时,生产X 商品的厂商的销售收入是上升的,即消费者花费在X 商品上的购买支出是增加的。在消费者的收入和Y 商品的价格界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购买Y 商品的支出自然就会减少。 (2)如果X 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当X 商品的价格凡上升引起X 商品需求量减少时,X 商品需求量减少的比例大于其价格上升的比例,于是,消费者对X 商品的购买支出是减少的。在收入和P Y 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对Y 商品的购买支出就会增加。或者,也可这样理答:当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的X 商品的价格凡上升时,生产X 商品的厂商的销售收入是下降的,即消费者花费在X 商品上的购买支出是减少的。在收入和凡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购买Y 商品的支出自然就会增加。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