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男,23岁,症见高热,微恶风,鼻塞喷嚏,流稠涕,咽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治疗的最佳选方是() 荆防败毒散。 银翘散。 新加香薷饮。 双解汤。 桑杏汤。
某地区入夏以来接连发现腹泻病人,经大便培养为福氏志贺菌。防疫站为确保居民健康采取预防措施,其重点应为() 消灭传染源。 带菌者的管理。 切断传播途径,做好"三管一灭"。 口服灭活的菌苗。 口服磺胺或抗生素预防。
患者男,22岁,农民,因“发热、全身肌肉疼痛7d,尿黄2d”于8月7日来诊。查体:球结膜充血,巩膜轻度黄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5cm,腓肠肌压痛。当地有类似疾病流行。下列检查中最可能出现异常的是() A.血培养。 脑脊液检测。 肝功能。 粪常规。 HBsAg。
患者,男,21岁。主因间断脐周痛、糊状便5个月,3个月前患肛瘘,加重伴发热2周。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作脐周阵发性疼痛,排便后缓解,稀糊状便,3~4次/d,无脓血。3个月前排便时肛周疼痛,有肛周溃疡,诊为肛瘘,行手术治疗。2周前腹痛、腹泻加重并出现间断午后发热,体温37.2~37.8℃。近5个月体重下降15kg。查体:T37.6℃,P102次/min,R20次/min,Bp120/70mmHg。消瘦体形,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脐部及右下腹压痛(+),肠鸣音6次/min,余查体未见异常。根据结肠镜下的表现,要考虑的疾病有()(提示:肠镜检查发现直肠散在几枚息肉样隆起,右半横结肠、升结肠和盲肠黏膜多发溃疡呈铺路石样,呈节段性分布;回肠末端(肠镜进入约25cm)黏膜散在阿弗他浅溃疡。) A.白塞病。 B.Crohn病。 C.肠结核。 D.结肠癌。 E.肠淋巴瘤。 F.缺血性肠炎。 G.多发性气囊肿
H.阿米巴性肠炎。
患者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腰膝痰软,汗出肢冷,面唇青紫,舌质淡,脉微细而弱。其治法首选() A.清热化痰,泻肺平喘。 B.宣肺散寒,降气平喘。 C.开郁理气,降气平喘。 D.补肺益气。 E.补肾纳气。
雄激素源性脱发的表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