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6岁,持续发热2周,伴双下肢关节酸痛、乏力来院。2周前患扁桃体炎,曾用青霉素治疗3天。体温38.00c,脉搏92次/分,面色苍白,心尖区1/6级收缩期杂音,左踝关节稍红肿,轻压痛,活动障碍,胸腹部散在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1cm×2cm大小,中央色淡,高热时明显。若该患儿化验结果示:红细胞3.0×1012/L,白细胞12×109/L,中性0.8,ESR60mm/小时,ASO625U,CRP(+),黏蛋白120mg/L,心电图正常。其诊断考虑为() 风湿热。 类风湿病。 链球菌感染后状态。 化脓性关节炎。 结核性关节炎。
某县河道堤防管理站,根据省河道管理条例,为加强河道管理,对采运沙子的车辆进行截查。1999年3月15日上午,检查人员在迎上河巡逻时,发现在迎上河有乱采沙子车辆。检查人员查明是某建筑公司所为,遂告知该建筑公司准备对其进行处罚。该建筑公司辩称:我公司3月15日并没有到迎上河里采、拉沙子,而是在平安乡平安沙场接沙子5车,有该沙场出具的交款收据和沙场现场人员及司机为证。
县河道堤防管理站通过调查认为,建筑公司提供的平安沙场交款收据是事后伪造的,所称的人证也是伪证。因而根据省《河道管理条例》规定,作出了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建筑公司不服,认为县河道管理站的处理决定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于是向县法院起诉,要求撤销县河道管理站的处理决定,并责令河道管理站赔偿因截车检查而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河道管理站对拉沙车辆拦截检查给被检查人所造成的损失,是否承担行政赔偿责任?
某桥梁工程,承担该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为达到安全文明施工,预防事故的发生,在施工前制订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制订了安全措施:
(1)模板安装完毕后,经签认后才可浇筑混凝土;
(2)制作支架、木拱架时,主要压力杆的纵向连接应使用搭接法;
(3)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构件跨度大于4m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强度标准值50%的要求后,方可拆除模板;
(4)对起重机械作业安全措施制订“十不吊”的施工原则。
逐条判断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制订的安全措施是否妥当?如不妥,请改正
杂交育种中亲本选配的原则是什么?
某写字楼项目,建筑面积84540.4m2,两层连通整体地下室,地上为两栋塔楼,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结构体系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结构设计为2mm+2mm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外防水。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地下室底板外防水设计为两道,置于混凝土垫层上。施工单位拟采用热熔法、均满粘施工,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方法存在不妥,不予确认。
事件二:地下室单层面积较大,由于设备所需空问要求,地下二层层高达6.6m,不便于一次施工,故底板、竖向墙体及顶板分次浇筑。监理要求提前上报施工缝留置位置。
事件三:底板施工完后,浇水养护10d后监理工程师提出应继续浇水,施工单位认为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不少于7d即可,现养护10d已完全满足规范。
事件四:地下室防水层保护层做法:顶板与底板一致,采用50mm厚细石混凝土;侧墙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室内厕浴间防水做法:采用聚氨酯防水,先施工四周墙面,然后施工地面;基层采用1:2混合砂浆找平并压光后施工防水层,再做防水保护层。监理对此做法提出诸多不同意见。
指出事件四中各做法的不正确之处,并分别给出正确做法。
女,6岁,持续发热2周,伴双下肢关节酸痛、乏力来院。2周前患扁桃体炎,曾用青霉素治疗3天。体温38.00c,脉搏92次/分,面色苍白,心尖区1/6级收缩期杂音,左踝关节稍红肿,轻压痛,活动障碍,胸腹部散在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1cm×2cm大小,中央色淡,高热时明显。入院后,按上述诊断治疗,下列哪项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