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894中国通史[专业硕士]之中国近代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古田会议
【答案】1929年12月,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古田召开。大会由陈毅主持,毛泽东作政治报告、朱德作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了中央《九月来信》。大会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红军的建设经验,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决议案。决议明确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强调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必须服从党的领导,树立无产阶级思想,纠正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绝对平均主义、流寇思想等错误观念;要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等项任务等。这个决议使红军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肃清了一切旧式军队的影响,使整个中国红军完全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
2. 第三党
【答案】第三党是以国民党左派邓演达为首的,从国民党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正式名称叫“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其基本立场是要在国共两党之外,结成第三种势力,经过第三条道路复兴中国革命,因而被称为第三党。1927年冬,章伯钧、季方等在上海成立“中华革命党”,表示继续奉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这是第三党形成后最早采用的名称。该党
1930年8月,与在海外的邓演达保持联系。第三党的名称正式定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邓演达被选为中央干事会总干事,负责主编《革命行动》月刊。该党经过一番整顿以后,一度发展很快,曾建立十一个省区和三个市区的地方组织。第三党积极进行反蒋活动,特别是邓演达利
1931年8月,用他以前在黄埔军人的影响,策动蒋系军官反蒋,给蒋介石的统治造成一定的威胁。
邓演达被逮捕,11月被秘密杀害于南京。邓演达的遇害,使第三党受到极大打击。此后第三党的成员,除一部分投靠蒋介石外,其他人继续坚持斗争,但在蒋介石高压政策下,他们只能在狭小的圈子内进行隐蔽的活动。
3. 金田起义
【答案】金田起义是1851年由洪秀全领导的一次反抗清军的起义,它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开始。创立“拜上帝会”后的洪秀全和教首冯云山到广西山区传教,发动群众。1849年前后,广西连年发生灾荒,农民纷纷起来反抗。经过积极的酝酿和准备,在洪秀全认为起义的条件已经成熟的情况下,他命令各地会众到桂平县金田村集中,按军事编制建立了一支队伍,与清军展开斗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众在金田宣布起义,洪秀全称天王,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从此开始。
4.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1912年3月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的临时政府宪法。3月17日由临时大总统正式公布。主要内容有: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②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③人民有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在国家机构的体制上采取责任内阁制;④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国务院副署才能发生效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要求,进一步传播了民主共和的革命思想。它虽没能制止袁世凯窃权独裁,但对于动员社会舆论、防止帝制在中国复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5. 资源委员会
【答案】资源委员会是国民政府统制工矿企业的主要机关,其前身是国防设计委员会。1935年4月1日成立,从事调查研究各种国防经济资源及相应的开发建设工作,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重工业的主管部门。在具体工作上,资源委员会统制了钨、锑的生产和出口。购买工业机械设备,并兴办了中央钢铁厂、中央机器制造厂等工矿企业。抗战爆发后,负责主持工矿企业的内迁,并购储大量战略物资。抗战期间,在后方创办厂矿百余个,大量生产后方急需的产品,缓和了物资紧缺的危机;同时对外输出大量钨、锑、锡等矿产品,换回军火和重要物资,并培养了一大批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为坚持抗战作出了贡献。抗战胜利后,该会接收日伪的主要工矿企业,在东北、台湾和关内各地设立中国石油公司、华北钢铁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成为国营生产事业专管机构,进入全盛时期。此后,由于国民党扩大内战,致使其在战后大规模发展工矿事业的计划破产。新中国成立后,资源委员会在大陆的各厂矿为中央人民政府接收,其职工及专家大多留在大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52年,台湾当局宣布撤销资源委员会。
6. 蒋桂战争
【答案】蒋桂战争是1929年国民政府内部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与蒋介石势力之间的战争。属于新旧军阀在帝国主义操纵、指使下爆发的,以混战的形式反复争夺霸主权的非正义战争。以白崇禧、黄绍竑败逃越南,李宗仁通电下野失败而告终。
7.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转折点;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沧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独立的国家,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而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奴役和控制,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因素都在不断壮大。
8. 《新学伪经考》
【答案】《新学伪经考》是康有为维新变法而编撰的重要理论著作。《新学伪经考》认为,①自东汉以来被奉为经典的《古文尚书》、《左氏春秋》等古文经,都是刘歆伪造事实,是王莽“新朝”之学,与孔子无涉,应称“新学”;②后来被称为“汉学”的贾逵、马融、许慎、郑玄之学,也不是“汉学”,而是“新学”;③宋人所尊崇的经书也多是“伪经”,而不是孔子之经。康有为这种论断,并不符合历史事实,而是在为维新变法制造理论根据。
9. 《马关条约》
【答案】《马关条约》是1895年清政府和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日双方主要代表分别是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主要内容有:①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②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③赔偿军费二万万两白银;④増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⑤允许日本臣民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事后,由于俄、德、法三国的干涉,日本将辽东半岛退还给中国,中国付给日本酬银三千万两。《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
10.中东路事件
【答案】中东路事件是指1929年7月中苏之间因中东铁路归属权问题而爆发的武装冲突。起因是东北当局将中东铁路电报电话收回,将苏联职员遣送回国。苏军与东北军发生武装冲突后,国民政府对苏宣战。苏军胜,12月,张学良派代表与苏签订《伯力协定》。“中东路事件”以中方接受苏方提出的恢复中东铁路中苏共管的原状、双方释放被俘人员而宣告结束。中东路事件期间,苏占据我国领土黑瞎子岛,这是日后中俄在领土争端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论述题
11.简评宋教仁。
【答案】宋教仁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是中华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担任过华兴会和同盟会的主要领导、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唐绍仪内阁的农林部总长、也是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曾留学日本法政大学、早稻田大学。民国二年3月20日,时任国民党代理理事长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老北站)遭枪击,22日不治身亡,终年31岁。
中华民国成立后,宋教仁将同盟会与其他小党合并,成立国民党。宋教仁主张将同盟会公开化,以堂堂政党之阵势,藉选举取得政权。宋教仁路线不仅获得了同盟会多数之支持,并且继续与其他小党合并,终于组成国民党,而在国会大选中取得了多数。这个“国民党”,不同于1924年孙中山主导的联俄容共后的中国国民党,实乃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政党。许多后来著名的民主人士如张东荪、沈钧儒、徐傅霖、罗文干、石志泉等,都是当时这个国民党的核心成员。
宋教仁企图走合法的选举路线,通过组织责任内阁以架空袁世凯的做法在当时注定是行不通的,但宋教仁一心为革命的精神依然值得后世敬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