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理论2002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

财政学(含税收学)专业《财政理论》试题(B卷)

一、概念题(每题4分,共20分)

1.预算法

2.准公共产品

3.相机抉择

4.税收弹性

5.集中采购模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监测外债规模的主要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有资产评估的程序是:申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财政与公共财政辨析。

2.如何理解税收的行政效率?

3.简析国债的货币效应?

4.简述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每题4分,共42分)

1.试论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及衡量方法。

2.试述部门预算与传统预算编制方法的异同点。

3.试论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

答案部分

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

财政学(含税收学)专业《财政理论》试题(B卷)

一、概念题(每题4分,共20分)

1.预算法

答: 预算法是调整各级政府、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在筹集和分配预算资金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政府预算管理的法律规范,是组织和管理预算的法律依据。预算法可以分为权责法、组织法和程序法三种类型。

预算法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作为预算主体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在政府预算活动总的地位、职责和权限;

(2)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和预算体系;

(3)预算收支行事及范围的划分;

(4)预算管理程序;

(5)法律责任。

2.准公共产品

答:准公共产品是同时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特征的产品。

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特征,当一种产品完全具备这两个特征时,此产品就为纯公共产品。而有些产品兼备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特征,这种产品称为混合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有些产品具有非竞争性而不具有非排他性,如桥梁;有些产品只具有不充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种产品往往由过分拥挤和外部效应情况引起,如拥挤的公路和花园。

准公共物品的特征由两种原因引起: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排他性;另一类是由外部效应引起的。所以准公共物品的提供也根据引起准公共物品的原因不同而不同,但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