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803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答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小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

,则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用公式可表示为:dMU 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设消费者的总效用为U (q )

(q )/dq<0。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定律,又称戈森第一定律。导致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是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 或者是由于在一种商品具有儿种用途时,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将第二单位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因此边际效用随着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下降而递减。

2. 帕累托改进

【答案】如果对既定资源配置的状态予以改变,而这种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变好,同时其他任何人的境况没有因此变坏,则认为这种变化增加了社会福利,或称帕累托改进。利用帕累托标准和帕累托改进,可以定义最优资源配置,即如果对于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都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下,任意改变都小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3. 供给

【答案】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供给的概念包含以下儿点内容:

①供给是一定时期内的,比如一个月或一年,而不是某一个时点上的;

②供给是在各种价格水平下的供给数量,即供给是一组与价格水平对应的供给数量,而不是一个供给数量;

③供给是生产者愿意提供的;

④供给是生产者能够提供的,如果生产对某种商品只有提供的意愿而没有提供的能力,则不能形成有效供给,也不能算作供给。

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供给的变动是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

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动。

4. 公共物品

【答案】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是供集体共同消费的物品。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给公共物品下了这样的定义:“公共物品是这样一些物品,它们的利益不可分割地被扩散给全体社会成员,无论个人是否想要购买这种公共物品。要使公共物品有效率地提供出来经常需要政府的行动。”公共物品具有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两个特性:

(1)非排他性。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山此而获得的满足。

(2)非竞用性。公共物品是提供给一切消费者的,无法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

由于公共物品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用性,所以能够从公共物品获益的人可以避开为公共物品付出费用,这称为“免费搭便车问题”。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人们总是希望由别人来提供,而自己坐享其成。要使公共物品有效率地提供出来,经常需要政府的行动。

5. 边际效用

【答案】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它是基数效用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为Q ,则总效用函数为TU=f(Q ),于是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

消费者消费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一般呈现出递减的规律,即: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导致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由于人们生理、心理作用的影响,商品对人们的刺激力和重要程度都有下降的趋势。

6. 经济人

【答案】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在进行经济分析时的一个基本假设,也称为理性人,是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这样人们作出经济决策的出发点,就是私人利益,每个人都寻求个人利益极大化,而不会做出于己无利的事。

经济人假设包括以下内容:

①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惟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例如,消费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满足; 生产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利润; 生产要素所有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报酬。这就是说,经济人主观上既不考虑社会利益,也不考虑自身非经济的利益。

②个人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经验型和随机型的决策。因此,经济人又被称为理性人。

③经济人拥有充分的经济信息,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其所有经济活动的条件与后果。因此,

经济中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获取信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

④各种生产资源可以自由地、不需要任何成本地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流动。

经济人的利己主义假设并不等于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自私自利”,即该假设并不意味着这些市场活动个体只会关心自己的钱袋子。相反,他们会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过程中,自然地、必然地为社会提供最优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客观地实现一定的社会利益。

二、简答题

7. 在一个社区内有一个集团。他们对公共电视节目小时数T 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假定公共电视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它能以侮小时100美元的不变边际成本生产出来。 (1)公共电视有效率的小时数是多少?

(2)如果电视为私人物品,一个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会提供多少电视小时数?

【答案】(1)公共电视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因此,要决定供给公共物品的有效水平,必须使这些加总的边际收益与生产的边际成本相等,即有:

,即公共电视有效率的小时数为87.5小时。 解得:T=87.5(小时)

(2)作为私人物品来说,在完全竟争市场上,个人最优数量要求满足个人边际支付意愿等于物品的边际成即有:

解得:。 ,这就是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会提供的电视总量。 总量

8. 设某经济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

试说明:

(1)该经济可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的x 和最大数量的y ;

(2)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上方凸出;

(4)边际转换率递增;

(5)点(x=6, y=3)的性质。

【答案】(1)由题中所给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方程可知,当x=0时,y=5; 当Y=0时,x=10。因此,该经济可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的x 和Yy 分别为10和5。

(2)由于题中所给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