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915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之现代汉语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假借字
【答案】假借字是指用假借的方法为某词配备的字,又称借字。假借是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来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是中国古代“六书”之一。这种方法造出的字便是假借字。例如:“自”原是“鼻”的象形字闹(象鼻之形),假借来记录“自己”的“自”。
2. 通用汉字
【答案】通用汉字的范围比常用字大,它是指一个时期的出版印刷、辞书编纂和汉字信息处理所需要使用的汉字。现代汉语通用字则是指现代所需要使用的汉字,它不包括很生僻的、专门用于古汉语的用字,也不包括专业用字。
3. 音位
【答案】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例如说汉语普通话的人通常认为“埋”“麻”“忙”三个词里都包含同一个元音“a ”,一般在标音时也都写作[a],其实这三个词的读音是
[mai][mA]
有前后差别的[a][A]。在汉语普通话中[a][A]
因此同属于一类。它们同属于一个音位[a]。
4. 元音
【答案】元音是指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如a , o , e , i , u 等。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声带颤动。元音的发音特点是:
①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震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
②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③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每个元音的音质取决于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
,它们分别包含了发音时舌位的不同并不区别意义,不会引起意义上的误解,
二、分析题
5. 有人把“桌子”“椅子”的“-子”、“坐着看书”“吃过饭”的“-着”和“-过”都称作“词尾”。根据所学语言学知识,试分析:“-子”、“-着”“-过”与英语中的“dogs" (“狗”的复数形式)中的s (复数标记)是否具有同一性? 如何看待以上汉语中的后附成分“-子”、“-着”、“-过”?
【答案】(1)不具有同一性
“子”属于汉语词语的后缀,“着”、“过”属于汉语的动态助词,英语中的“-s ”属于词尾,因为词尾并不能改变一个词的词汇意义,只能改变词的语法意义,dog 加“-s ”变为了复数形式,但是词汇意义并没有改变。
(2)汉语中的后附成分的演变
后缀“子”由词根演化而来,是汉语名词的标志,其他一般动词或形容词加上它以后便转为名词。“着”、“过”是汉语虚词中的动态助词,前者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即有时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中,有时表示动作结束之后的状态在持续; 后者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曾经发生这样的动作或者曾经具有这样的形状。它们都不属于词尾,因为它们都不能改变词语的语法意义。
6. 分析下列词语的结构方式
脱贫 特区 离休 飞播 牵头
【答案】(1)脱贫 动宾型复合词。“脱”是动词。
(2)特区 偏正型复合词。“特”即“特别”,做“区”的定语。
(3)离休 联合型复合词。“离”与“休”是同义组合。
(4)飞播 偏正型复合词。“飞”是“播”的一种方式状态,做“播”的状语。
(5)牵头 动宾型复合词。“牵”是动词,“头”是名词。
7. g , k , h 与j , q , x 这两组音呈现出互补分布,为何不把它们归为一组音位?
【答案】之所以不将g , k , h 与j 、q 、x 这两组音归为一组音位,主要原因在于:
(1)语音的互补分布是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之一。“互补分布”说得是音位变体的分布情况。音位的不同条件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件,绝不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因而它们的分布状况是互相补充的,这就称作“互补分布”。其之所以是归纳音位的一项重要的语音标准,是由于凡是处于互补分布中的语音差异一般不能造成音位的对立。
(2)j , q , x 是舌面前音,g , k , h 是舌面后音,从发音部位上看处于互补分布,但是它们分别
在与相同韵母搭配的时候仍可以构成不同的音节,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因此不能归为一组音位。
总之,g , k , h 与, q , x 这两组音虽然处于互补关系中,但是不能归纳为同一个音位。
8. 指出下列各词的构成方式。
(1)年轻
(2)热爱
(3)减少
(4)司令
(5)书本
(6)眼红
(7)讨论
(8)黑板
(9)目标
(10)提议
【答案】(1)主谓
(2)偏正(状中)
(3)补充
(4)动宾
(5)补充
(6)主谓
(7)并列
(8)偏正(定中)
(9)偏正(定中)
(10)动宾
9. 分析下列各词的构成方式,指出其各属哪一大类,什么小类。
妹妹 妻子 动力 甚至 构成
踌躇 国立 砖头 悠然 姥姥
【答案】(1)“妹妹”属于重叠式合成词,由相同的词根语素“妹”重叠构成。
(2)“妻子”属于后加式合成词,由词根语素“妻”和后缀“子”构成。
(3)“动力”属于偏正型合成词,由前一词根“动”修饰、限制后一词根“力”。
(4)“甚至”属于联合型合成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
(5)“构成”属于补充型合成词,由后一词根“成”补充说明前一词根“构”。
(6)“踌躇”属于单纯词,是双声联绵词,两个音节声母相同。
(7)“国立”属于主谓型合成词,前一词根“国”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立”陈述前一词根。
(8)“砖头”属于后加式合成词,由词根“砖”和后缀“头”构成。
(9)“悠然”属于后加式合成词,由词根“悠”和后缀“然”构成。
(10)“姥姥”属于单纯词,是叠音词,由不成语素的音节“姥”重叠构成。
三、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