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连海洋大学畜牧学713分析化学Ⅰ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已知0.lmol/LHA的pH=3.0,则0.Imol/LNaA的pH 值为( )。
A.11.0
B.9.0
C.7.0
D.5.0
【答案】B
2. 衡量样本平均值的离散程度应采用( )。
A. 变异系数
B. 标准偏差
C. 全距
D.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答案】D
3. 引起滴定分析终点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A. 指示剂不在化学计量点时变色
B. 有副反应发生
C. 滴定管最后估读不准
D. 反应速度过慢
【答案】A
【解析】根据滴定分析终点误差的定义确定。
4. 凝胶色谱分离的原理为( )。
A. 各物质分子大小不同
B. 固定相对各物质的吸附力有所不同
C. 各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有所不同
D. 各物质与专一分子的亲和力有所不同
【答案】A
5. 原子吸收法测定易形成难离解氧化物的元素铝时,需采用的火焰为(
A. 乙炔-空气
B. 乙炔-氧化亚氮
C. 丙烷-空气
)。
D. 氢气-空气
【答案】B
【解析】对于易形成难离解氧化物的元素如B 、Be 、A1、稀土等,应采用高温火焰。乙炔-空气火焰的最高温度为2600K ; 乙快-氧化亚氮火焰的最高温度为3200K ; 丙烷-空气火焰的最高温度为2200K ; 氢气-空气火焰的最高温度为2300K 。
6. 阴离子交换剂的作用是( )。
A. 可以交换的是阳离子
B. 可以交换的是阴、阳离子
C. 可以交换的是阴离子
D. 可以交换的是蛋白质
【答案】C
7. 重量法测定试样中钙含量时,将钙沉淀为草酸钓,在1100°c 灼烧后称量,贝幡的换算因数为( )。 A. B. C. D.
【答案】A
8.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突光发射波长永远大于激发波长
B. 焚光发射波长永远小于激发波长
C. 荧光光谱形状与激发波长无关
D. 荧光光谱形状与激发波长有关
【答案】AC
【解析】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特征可知:在溶液中,分子荧光波长总是大于激发光波长。荧光光谱的形状与激发波长无关。所以正确说法是A 、C 。
9. 以下关于偶然误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小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B. 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C. 正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负误差的
D. 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正误差的
【答案】B
10.用条件电极电位的大小不能判别( )。
A.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B.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C. 氧化还原的能力大小
D. 氧化还原的完全程度
【答案】A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与条件电极电位的大小无关。
二、填空题
11.在醇类化合物中,
【答案】低波数
12.水溶液
换成pH=_____。
【答案】12.80; 10.08
13.红外光谱法主要研宄振动中有变化的化合物,因此除了_____和_____等外,几乎所有的化合物在红外光区均有吸收。
【答案】单原子(如
14.用EDTA 滴定水中的
【答案】三乙醇胺
15.EDTA 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物愈_____,滴定的突跃愈_____。
【答案】小;大;稳定;大
16.在核磁共振波谱中,化学等价的核是_____磁等价的,而磁等价核是化学等价的核。
【答案】不一定;一定
17.酸碱滴定曲线是以_____变化为特征的。滴定时酸碱的浓度越大,滴定突跃范围_____。
【答案】pH 值;越大
18.反相分配色谱分离法是_____的萃取色谱分离法。
【答案】用有机相作固定相,水相为流动相
随溶液的酸度而改变,酸度愈_____,_____;络合时,可加入掩蔽剂_____消除的干扰。 ;同核分子(如)) 转换成pH=_____,若水溶液中则转(波数)随溶液浓度的增高向_____方向移动。
三、判断题
19.在酸碱滴定法中,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指示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