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疾病控制(医学高级)题库>传染性疾病控制题库

问题:

[多选] 伤寒的临床诊断标准包括()。

A . 发生在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
B . 持续性高热(40~41℃)1~2周以上
C . 皮肤玫瑰疹和脉搏细数
D . 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
E . 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最主要的区别是()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 外周血可见中幼粒、晚幼粒细胞。 脾大。 Ph染色体阳性。 骨髓检查:粒细胞增生活跃。 男性,24岁,癫痫大发作半年,每月4~5次。既往:10年前(14岁时)右侧头部外伤史,当时右额顶部凹陷性骨折,下凹0.8cm,当时无阳性体征,未行手术。此次入院CT示右额顶区有一高密度阴影,直径0.5cm大小,其周围有低密度区,无占位效应。为明确诊断,除CT外,最应进行下列哪项检查()。 A.X线。 MRI。 EEG。 脑血管造影。 腰穿。 哪组肌肉损伤可引起直肠膨出() 髂骨尾骨肌。 耻骨尾骨肌。 坐骨尾骨肌。 肛门外括约肌。 会阴深横肌。 关于多重耐药菌患者的隔离技术,叙述正确的是()。 将患者隔离于单独区域。 床位、病历牌贴上“接触隔离”标志。 严格执行手卫生。 不用限制探视人群。 加强物品管理。 下列哪项符合M3特点() 过氧化物酶阴性。 无Auer小体。 非特异酯酶阴性。 苏丹黑染色阴性。 糖原PAS反应(+)或成块或颗粒状。 伤寒的临床诊断标准包括()。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伤寒临床诊断标准有4项。①在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有持续性高热(40~41℃),为时1~2周以上;②出现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大;③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④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戒指细胞),可临床诊断为伤寒。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