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资源重组的网络新闻有什么特点?

【答案】资源重组的网络新闻是指利用传统媒体或网上信息库所提供的现有的新闻资源,通过筛选、集成、配置、整合,进行第二次加工、深度开发等编辑手法,使其增加信息含量和提升新闻价值,重新改写出的符合网络特点的新闻报道。资源重组的网络新闻具有以下特点:(1)同类事件的综合

一个新闻事件常因为孤立而单薄,不会引起受众的注意。但如果把类似的事件集中到一起,增加了信息的厚度,就有可能成为引人注目的新闻。2000年11月1日,“东方新闻”在滚动新闻中陆续报道了“一架新航波音747飞机在台北桃园机场失事”、“一架俄制安一26型客机在安哥拉的索里莫爆炸”等空难新闻。一两起空难事故在世界航空史上并不稀奇,可细心的编辑发现,从10月31日晚上11时至11月1日晚上11时,全世界先后有7架飞机发生了或大或小的事故。于是,他们对7条空难新闻进行综合,做出独家新闻(((24小时内7架飞机出意外》。这条新闻被各网站纷纷转载,并登上东方网单篇新闻点击率排行榜的榜首。

(2)对某一时段新闻的综合

东方网在“东方新闻”的要闻区“今日关注”的固定位置,每周六推出一篇《一周要闻综述》,将这一周的新闻进行综合,编辑还在文中穿插进点评性的文字。在2000年11月第二周的《一周要闻综述》中,有“美国大选让世界看笑话’,、“远华案首批案件公判振奋民心’,、“上海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要启动啦”等重要新闻,从这些小标题中就可以看出评论的意味。时段新闻的综合并不固定在一周,可以根据受众的需要,灵活选择时段综合新闻。还可以通过网上投票,将一个月或一年内网民评选出的重大新闻进行综合。

(3)同一事件的综合

从2000年“常德特大抢劫案”发生之日起,东方网就进行了跟踪报道,随时挖掘信息,滚动发布。等劫案侦破后,该网将有关报道进行综合,推出了《常德大劫案全景报道》等系列综合报道。让受众通过全景式的报道,弄清这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

2. 消息这一新闻体裁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消息的重要特点有如下几点:

(1)简括

简要、概括地反映新闻事实,是消息有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本质特点。在电子媒体的冲击之下,报纸上的文字消息似乎出现相对“详述”的倾向。尽管如此,从总体上看,消息仍属概括报

道,消息总是用尽可能经济的文字,简明扼要地反映新闻事实,而不是娓娓道来。即使是描写或分析性消息,亦不例外。这是新闻媒体受时空限制的结果,也是传播者和受众“急需”使然。

(2)消息更加注重用事实说话

消息这种体裁一般不提倡记者直接抒情或议论。虽然它并非绝对排斥抒情或议论,但要求尽可能地减少主观色彩。当然,不同类型的消息,在这方面的要求也有区别。例如,新闻述评或新闻素描就相对灵活一些。即便如此,会写消息的记者也还是要尽量发挥事实的效力。

(3)消息有特殊的结构方式

消息的结构是倒叙,即俗称的“倒金字塔结构”。它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导语,通过导语,将新闻事件的结果、新闻事实的精要,首先呈现给读者。在这一点上,以反映事物最新变动为主的动态消息尤为典型。不过,从总体上看,无论何种类型的消息,基本上都不能完全摆脱倒金字塔结构的束缚。这种写法符合新闻传播规律,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4)消息有自己的外在标志

消息的外在标志是电头或“本报讯”,总称为“消息头”。

①电头,是表明电讯稿发出的单位、地点和时问的,加括号或用显著字体标出,置于稿件开头。新闻通讯社主要以电报、电传、电话等方式发稿,故通讯社以“XX 社X 地X 月X 日电”作为消息头。

②“本报讯”是报社自己的记者或通讯员采写的稿件的标志。如系外埠采访、外地寄稿,也需标明发稿的地点、时间,写成“本报x 地x 月x 日专讯(或专电)”

3. 报道事件需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事实要交代得一清二楚

报道事件的内容是事件性新闻的重点,清楚明了地记事是事件性消息写作的第一要求。 事实交待不清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缺少新闻要素,事情的轮廓不清楚;

②忽略某些必须交待的细微部分,令事件模糊不清;

③事实的具体内容、事件的来龙去脉交待得不够具体。

(2)勿做表面文章

事件性消息的采访与写作,容易为眼前纷乱的表象所迷惑,写作中容易使消息显得很浅。记者应是观察家与思想家,能够透过事件的表面现象看到其深层的含义,预见到它的影响,并用准确的语言将事件的意义、自己的发现告诉读者,这样消息才会有思想、有深度。

(3)见事见人

读者关注事件,实质上也是关注人,采写事件性新闻,不应忽视人的要素。

事件性新闻写人,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以人的命运为焦点报道事件;

②关照事件结果对人可能产生的影响;

③反映人在事件中的活动、心态,丰富事件性新闻的内涵。

(4)慎重报道恶性事件

灾祸、犯罪等对社会造成危害的事件属恶性事件,在写作中应十分谨慎。

(1)慎重报道恶性事件应注意以下方面:

①不要煽情;

②不要无意中传播作案手段、泄露破案方法;

③注意保护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

④关注事件成因。

(2)报道恶性事件的目的:

包括:①为传播警戒性的信息; ②为总结、吸取经验教训。

从后者的角度看,不满足于事件报道的“一次性”,追究、揭示事件的成因,提出普遍性的问题,是媒体和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4. 你认为客观、公正的报道具有什么共性特征? 怎样在新闻报道中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答案】(1)客观、公正报道的共性特征

①公正的报道原则和客观报道原则都要求新闻记者抱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以新闻事实为根据,公正地对待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人与事。

②要在事实与观点之间划清界限。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客观事实,不能虚构、夸张、编造、想象。新闻报道不应该受到记者本人观点的左右,记者的观点和意见应该与新闻报道分离。

(2)在新闻报道中坚持客观、公正原则的力一法

①坚持公正原则的方法

a. 全面提供新闻信息,不掩盖任何信息。

b. 为新闻事件中冲突的双方提供利用媒体平等发表意见的机会。

c. 准确地反映冲突各方的真实主张。

d. 给弱势群体和个人信息知晓权和意见申诉权。

e. 以公开方式及时修正报道的误差,不滥用媒体权力。

②坚持客观报道原则的工作方法

a. 客观地叙述事实而不带有个人的感情和偏见。

b. 使用直接引语提供新闻事实当事人和知情者的原话。

c. 交代消息来源。

d. 报道新闻的全貌。

e. 记者不发表个人的议论和见解。

5. 怎样认识非事件性新闻的特殊价值?

【答案】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是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者某些可供参考的信息、方法。它们往往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没有事件所具备的明晰的时空界限,缺少具体的发生、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