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838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数据

【答案】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是客观对象的表示,是信息的表达,只有当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2. GIS 的数据质量

【答案】GIS 的数据质量是指GIS 中空间数据(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可靠性,通常用空间数据的误差来度量。误差是指数据与真值的偏离。

3. 虚拟现实技术

【答案】虚拟现实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并通过多种专用设备使用户“投入”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的技术。典型的VR 系统主要由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包括VR 软件和VR 环境数据库)和VR 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

4. 空间数据模型

【答案】空间数据模型是关于现实世界中空间实体及其相互间联系的概念,为描述空间数据组织和设计空间数据库模式提供了基本的方法。一般而言,GIS 空间数据模型由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三个有机联系的层次所组成。

5. 网格GIS

【答案】网格GIS 是利用现有的网格技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空间信息网络协议规范,形成一个虚拟的空间信息管理与处理环境,将空间地理分布的、异构的各种设备与系统进行集成,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平台。

6. 正射影像

【答案】正射影像是以航摄像片或遥感影像为基础,经扫描处理并经逐像元进行辐射改正、微分纠正和镶嵌,按地形图范围裁剪成的影像数据,并将地形要素的信息以符号、线画、注记、公里格网、图廓整饰等形式添加到该影像平面上,形成以栅格数据形式存储的影像数据库。数字正射影像具有地形图的几何精度和影像特征。

7. 网络分析

【答案】网络分析是通过研究网络的状态以及模拟和分析资源在网络上的流动和分配情况,

对网络结构及其资源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空间分析方法。网络分析的基础是图论和运筹学。

8. 对象—关系管理模式

【答案】对象—关系管理模式是指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扩展,通过定义一系列操作空间对象(如点、线、面)的API 函数,来直接存储和管理非结构化的空间数据的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

9. 空间决策支持

【答案】空间决策支持是应用空间分析的各种手段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变换,以提取出隐含于空间数据中的某些事实与关系,并以图形和文字的形式直接地加以表达,为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应用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由于空间分析的手段直接融合了数据的空间定位能力,并能充分利用数据的现势性特点。因此,其提供的决策支持将更加符合客观现实,因而更具有合理性。

10.空间数据编码

【答案】空间数据编码是指将数据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系统表示出来的过程。编码的目的是用来提供空间数据的地理分类和特征描述,同时为了便于地理要素的输入、存储、管理,以及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和共享的需要。

11.边界代数算法

【答案】边界代数算法是一种基于积分思想的矢量格式向栅格格式转换算法,它适合于记录拓扑关系的多边形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结构。它不是逐点判断与边界的关系完成转换,而是根据边界的拓扑信息,通过简单的加减代数运算将边界位置信息动态地赋给各栅格点,实现了矢量格式到栅格格式的高速转换,而不需要考虑边界与搜索轨迹之间的关系,因此算法简单、可靠性好,各边界弧段只被搜索一次,避免了重复计算。

12.地理信息流

【答案】地理信息流是指地理信息从现实世界到概念世界,再到数字世界,最后到应用领域。

二、简答题

13.GIS 中的缓冲区有点、线、面的缓冲区三种。试分别举一例说明其在地学中的应用。

【答案】(1)基于点特征的缓冲区

基于点特征的缓冲区是在点特征(如地震的震源,以及独立地物等)的周围以点为圆心、按照设定的距离为半径作的圆,相互靠近的圆可以相互重叠,以此表示点特征的影响范围或服务区域,如地震波及的范围和超市服务的区域。

(2)基于线特征的缓冲区

基于点特征的缓冲区是按缓冲距离在线的两侧作平行线,在线的端点处作半圆与平行线连接成封闭的区域。相互靠近的线的缓冲区可以相互重叠,如城市道路的噪声影响范围。

(3)基于面特征的缓冲区

基于面特征的缓冲区可以在面的外部作缓冲区,也可以在面的内部作缓冲区,同样可以在内

外都生成缓冲区,如青海湖盐碱度变化对附近植被的影响范围。

14.比较缓冲区查询和缓冲区分析的概念。

【答案】(1)缓冲区查询和缓冲区分析不是一个概念的两种形式,缓冲区查询属于数据查询,而缓冲区分析属于数据的空间分析。

(2)缓冲区查询不对原有图形进行分割,只是根据用户需要给出点缓冲、线缓冲或面缓冲的距离,从而形成一个缓冲区的多边形,再根据多边形检索的原理,检索出该缓冲区内的空间地物。缓冲区分析对原有图形进行切割,形成点缓冲、线缓冲或面缓冲的距离,从而获得该缓冲区内的空间地物。

15.基于图和表的多边形空间叠置? 栅格数据能进行叠置吗?

【答案】(1)基于图和表的多边形空间叠置

将两个不同的多边形空间特征数据相重叠,产生新的多边形特征数据,用以解决地理变量的多准则分析、区域多重属性的分析、地理特征的动态变化分析,以及图幅要素更新、区域信息提取等。

(2)栅格数据能进行叠置。

基于栅格数据叠合分析的特点是,参与叠合分析的空间数据为栅格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的叠合算法可以有多个空间特征数据参与分析,而不像矢量叠合分析只能在两个空间特征数据之间进行。栅格叠合分析虽然数据占用存储量比较大,但是运算过程比较简单。

栅格叠合分析的条件是,要具备两个或多个相同地区的相同行列数的栅格数据,栅格单元的大小也相同。栅格叠合分析的结果是一个新生成的栅格数据,其中的每一个栅格的数值都是由参与计算的原栅格数据计算得到的,栅格叠合通过计算产生新的空间信息。

16.以实例说明GIS 用户界面的基本类型及设计方法。

【答案】用户界面是人机对话的工具,它与功能模块一一对应,做到各模块之间界面的形式一致,相同功能要用相同的图标显示。界面可以分为若干层,便于逐层调用。根据功能模块的不同,可以分别采用菜单式、命令式或表格式的界面。所有界面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界面友好、美观,并随时提供丰富的帮助信息,使用户易懂、易学、易掌握。

17.通过实例说明GIS 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及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

【答案】(1)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①空间特征

空间特征是指地理现象和过程所在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几何特征,以及与相邻地理现象和过程的空间关系,包括方位关系、拓扑关系、相邻关系、相似关系等。

②属性特征

属性特征是指地理现象和过程所具有的专属性质,通常包括名称、数量、质量、性质等,称为属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