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鸦片战争前,中国粮食产量中商品粮比重在10%以下;鸦片战争后,这一比重上升至17%。材料直接反反映了()

A . A.外资入侵破坏民族工业
B . B.传统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C . C.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
D .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用于控制制冷剂液体流往蒸发器流量的手动节流阀,属于手工操作是() 针阀。 球阀。 截止阀。 三通阀。 “以中国之大,乃重受其(通商)害者何哉?病在讲求商务之无人耳,推其缘故,上在官而下在商。官不能护商,而反能病商。„„通商大埠及内地集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近代商务衰败的原因在于政府对商业的不利影响。 B.中国纺织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已为外国厂商所占领。 C.近代商业要顺利发展需要有一批近代的商业人才。 D.对外通商是官场腐败和人民生活困苦的主要原因。 迈斯基所著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史》中记载,据俄国海关统计,1891年至1908年期间,由俄罗斯输出到蒙古的货物总值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二,而同期由蒙古输入俄罗斯的货物总值却增加了百分之五百六十六。对此状况合理的解释是() A.近代中国经济竞争力有一定提升。 B.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工业化进程缓慢。 C.中国内地市场为英美两国所占领。 D.当时俄国社会矛盾尖锐,阻碍其对外贸易。 据记载,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一年,日本对中国的棉纱输出立刻增长了4.3倍;第二年在1896年的基础上又增长了1.8倍”。这说明() A.中国近代纺织原料主要依赖进口。 B.帝国主义进入资本输出的阶段。 C.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D.中国民族工业对棉纱需求剧增。 对于裂缝不大和有针形小孔德热交换器设备,一般采用()方法 焊补。 调换。 补板。 换管。 鸦片战争前,中国粮食产量中商品粮比重在10%以下;鸦片战争后,这一比重上升至17%。材料直接反反映了()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