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现代电视新闻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内容集约模式
【答案】内容集约模式是指将多数受众在某一时段希望获得的信息和普遍有兴趣的内容集中统一编排的板块式节目编排模式。在这类的板块式节目编排模式中,大多数受众需求的集中指向制约、决定了节目的内容安排。根据受众一般的生活习惯,对广播电视的需求具有相对比较集中稳定的指向,符合受众的普遍需求是内容集约模式节目内容间的内在联系。
2. 系统性回忆
【答案】系统性回忆又称“第二天回忆”(Day-afterrecall , DAR )。主要用于广播收听率的测量。通常与电话调查相结合,始于1930年代。这种力法通常选定某一天作为听众测量的样本日期,在第二天要求随机抽取的听众回忆头一天他们所听的广播节目内容和他们听广播的情景。
3. 新闻实况语言
【答案】新闻实况语言是与新闻播音语言和新闻报道语言相对而言的语言种类,是指现实事件及采访活动中发生的语言事实,在一定程度上比其他新闻语言形态都更具备事件原始的真实性,是日常生活的口语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当中的呈现。
4. 硬话题
【答案】硬话题主要是指新闻时政、公共事务方面的话题,往往是围绕当前社会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或者令人关注的新闻事件而引发的社会话题来进行讨论。与时事新闻往往可以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两大类别相似,新闻时政、公共事务和社会生活类谈话节目的话题往往也可以分成硬话题和软话题两大类。
5. 对象集约式
【答案】对象集约模式是指按照节目的目标受众群的特殊需要来集中编排节目内容的模式。对象集约模式的板块节目的目标受众具有较明确的指向性,其节目内容为满足特定的受众的多层次,多侧面的广泛需要。
6. 简述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台。
【答案】(1)台湾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①简称“台视”、"TTV" ,英文名:TaiwanTelevisionEnterprise , Ltd. ,是台湾第一家正式播出的电视台,成立于1962年4月28日,同年10月3日开始试播,10月10日中午12点正式开播。
②2006年台视开始民营化进程,之后官股及日资企业持有的台视股权陆续释出。2007年9月,台视公司上市,正式完成民营化。
③1961年3月,台湾“省政府新闻处”成立“台湾电视事业筹备委员会”,与日本企业等合作,推进台视筹建工作。
(2)“中国”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中视”、"CTV" ,英文名:ChinaTelevisionCompany , Ltd. 。成立于1969年,是台湾地区第二家正式成立的无线电视台,与台湾电视公司、“中华”电视公司并称为台湾地区“老三台”或“无线三台”。在2000年代“党政军退出媒体”的过程中,原为国民党的股份被售予中国时报,现与有线电视频道业者中天电视同属旺旺一中时集团旗下。
(3)“中华”电视股份有限公司①简称“华视”、"CTS" ,英文名:ChineseTelevisionSystemInc. 。“华视”是台湾第三家电视台,与台视、“中视”并称为“无线三台”,也是台湾地区的五个无线电视台之一。
②1970年2月,台湾当局原则决定扩建教育电视台。改名为“中华电视台”; 1971年1月,由“教育部”、“国防部”及企业界人士与海外“侨领”等共同设立的“中华电视台”正式成立。1971年10月10日,“华视”开始试播,而10月31日下午16时整,“华视”正式开播。
(4)民间全民电视股份有限公司
①简称“民视”、"FTV" ,英文名:FormosaTelevisionInc. 。民间全民电视,是台湾地区第四家开播的无线电视台,为台湾的五个无线电视台之一,也是台湾第一家纯民间资本的无线电视台。
②1997年5月,民视的新闻频道“民视新闻台”先行开播; 1997年6月10日,民视最后取得“新闻局”的电视执照; 6月11日晚间7时,台湾第一家“纯民营”的无线电视台正式开播,打破了台湾电视事业30多年来三足鼎立的态势。
(5)台湾公共电视。
①正式名称为:财团法人公共电视文化事业基金会,简称“公视”、"PTS" ,英文名:PublicTelevisionServiceFoundationo
②台湾公视也是台湾五家无线电视台之一,根据台湾“公共电视法”,公视被定位为服务公众而且是一家独立且全民共同拥有的公共媒体,不受任何“政府”、政党及利益团体控制; 强调公视使命在于:维护民众表达自由及知的权利,提供全民教育和文化水平,并促进民主社会发展,增进公共福社。4.2典型题详解
7.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答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呼号XNCR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设在窑洞里的“播音室”开始试验播出,这一天后来被定为中国人民广播的创建
纪念日。到1943年春,由于主要零部件失效,新华广播被迫彻底停止,这次中断持续了2年时间,一直到1945年9月5日,经过多方努力才正式恢复播音。1947年3月21日,延安新华电台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呼号仍为XNCR )o1949年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取消XNCR 呼号,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9月27日,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改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8. 板块式策略
【答案】板块式策略,又称“捆绑策略”、“堆积策略”或“区段策略”,即将性质相近或诉求对象相同的节目集中编排在相邻的时段,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节目板块(blocking )播出时间通常持续两小时以上。
9. “吊床式”编排法
【答案】“吊床式”节目构成(hammocking ),顾名思义,就好像吊床的两端被系在离地面较高的地方那样,在节目编排时,会将一个相对收视(收听)率较低或视听率不易预测的节目,特意安排在两个较受欢迎的强势节目之间。
10.民主的价值取向
【答案】民主的价值取向,是指通过新闻报道,帮助受众树立起公民意识,参与社会改革进程,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的价值取向更强调了让百姓说话。“民生新闻”的广播电视栏目尊重受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鼓励听众和观众积极地参与到新闻传播过程中来,对社会事务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讨沦,并最终形成公共意见。民生新闻的互动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1.国有/国营型广播电视机构
【答案】国有/国营型的广一播电视机构属全体国民所有,但通常是由政府(或执政党)直接来建立、管理、控制的一种类型。国有/国营广播电视机构通常直接由政府出资兴办,代表官方立场,负起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受众的责任; 其经费主要由政府拨款,同时也依靠小部分的广告收益。
12.平民视角
【答案】平民视角,是指进行报道时,立足于城市最基层的普通市民。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看问题,倾听他们的诉说,感受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呼声。因此,报道者的态度是真诚平和的,无论是解说还是评论,都强调朴素直白,体现本色化和市民化的特征。这主要表现为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为百姓说话。
二、简答题
13.简述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脉络、现状及困境。
【答案】(1>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实践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