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41计算机综合基础之计算机网络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综合题

1. 什么是应用编程接口API? 它是应用程序和谁的接口?

【答案】当某个应用进程启动系统调用时,控制权就从应用进程传递给了系统调用接口,此接口再将控制权传递给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将此调用给某个内部过程,并执行所请求的操作。内部过程一旦执行完毕,控制权就又通过系统调用接口返回给应用程序。只要应用进程需要从操作系统获得服务,就要将控制权传递给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在执行必要的操作后将控制权返回给应用进程,这种系统调用接口又称为应用编程接口API 。

API 是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

2. 信道速率为4kb/s, 采用停止-等待协议,传播时延为20ms 。确认帧长度和处理时间可忽略。问帧长多少才能使信道利用率达到至少50%?

【答案】已知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B=4kb/s, 信道的单向传输时延R=0.02s,假设一帧的帧长为L 。在停止-等待协议中,协议忙的时间为数据发送的时间L/B,协议空闲的时间为数据发送后等待确认帧返回的时间=2R,数据发送周期=L/B+2R,则要使停止-等待协议的效率至少为50%, 需满足

可得:

因此,当帧长大于等于160比特时,停止-等待协议的效率至少为50%。

3. 一UDP 用户数据报的首部的十六进制表示是:06320045001CE217。试求源端口、目的端口、用户数据报的总长度、数据部分长度。这个用户数据报是从客户发送给服务器还是从服务器发送给客户?使用UDP 的这个服务器程序是什么?

【答案】十六进制的06 32代表源端口,00 45代表目的端口,00 1C代表用户数据报的总长度,E2 17代表检验和字段。因此源端口1586, 目的端口69, UDP 用户数据报总长度28字节,数据部分长度20字节。

由于目的端口号<1023, 即目的端口是熟知端口,因此,该数据报是从客户发送给服务器的,熟知端口69对应的服务程序是TFTP 。

4. 已知地址块中的一个地址是

【答案】一个地址

最小地址

最大地址

地址掩码

第 2 页,共 23 页 重新计算上题。

地址块中共有个地址,相当于个C 类地址。

5. 在IPV4首部中有一个“协议”字段,但在IPV6的固定首部中却没有,这是为什么?

【答案】IPV4中的协议字段指出,此数据报携带的运输层数据是使用何种协议,以便目的主机的IP 层知道将此数据提交给哪个进程,而在IP 数据报传送的路径上的所有路由器都不需要知道这一信息。实际上,在IPV6使用“下一个首部”字段实现了IPV4中的“协议”字段的功能。当IPV6数据报没有扩展首部时,下一个首部字段的作用和IPV4的协议字段一样,它的值指出了基本首部

6或17分别表示应交付给TCP 或UDP )后面的数据应交付给IP 上面的哪一个高层协议(例如:。

当出现扩展首部时,下一个首部字段的值就标识后面第一个扩展首部的类型。

6. 携带实时音频信号的固定长度分组序列发送到因特网,每隔10ms 发送一个分组。前10个分

组通过网络的时延分别是45ms ,50ms ,53ms ,46ms ,30ms ,40ms ,46ms ,49ms ,55ms 和51ms 。

(1)用图表示出这些分组发出时间和到达时间。

(2)若在接收端还原时的端到端时延为75ms ,试求出每一个分组经受的时延。

(3)画出接收端缓存中的分组数与时间的关系。

【答案】(1)如图 (a )所示,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这些分组的发出时间和到达时间。

图 (a )

30,25,22, 29,45, 35, 29,(2)每一个分组经受的时延为端到端时延与网络时延之差,分别为:

26, 20和24(单位为ms )。

(3)接收端缓存中的分组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b )所示。

第 3 页,共 23 页

图 (b )

7. 试讨论在MPLS 域中的三种流的聚合程度:

(1)所有的分组都是流向同一个主机;

(2)所有的分组都流经同一个出口LSR ;

(3)所有的分组都具有同样的CIDR 地址。

【答案】(1)聚合粒度细,因为所有的分组流向同一个主机,所以LSR 在进行转发时,会给这些分组基本一致的标记;

(2)聚合程度稍粗些,出口LSR 要检查每一个分组的首部,以便将其分配到合适的终点; (3)这是最粗的聚合度,许多网络中的流都将聚合为同一个流,而这种聚合路径通常都在MPLS 的主干网中。

8. 话音信号的采样速率为8000Hz , 每隔10ms 将已编码的话音采样装配成话音分组,每一个话音分组在发送之前要加上一个时间戳。假定时间戳是从一个时钟得到的,该时钟每隔A 秒将计数器加1。试问能否将A 取为9ms? 如果行,请说明理由;如果不行,你认为A 应取为多少?

【答案】不能将A 取为9ms ,A 应小于话音分组长度10ms 。如果将A 取为9ms ,则有, 时钟时间:0918273645546372819099108……

计数器值:0123456789101112……

话音分组每隔10ms 产生一个,对应的时间戳值(即计数器值)为:

话音分组产生时间: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

应加上的时间戳值:012345678101112……

可以看到时间戳值在8到10之间缺了一个。可见将Δ取为略小于话音分组长度10ms 是不行的。正确的做法是使2Δ或3Δ等于话音分组长度。当话音分组丢失时,时间戳值会相差4Δ或5Δ,由此来判定是否发生了分组丢失,可以将Δ取为5ms 。

第 4 页,共 2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