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1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髋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半年,加重1周,有午后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查体:右髋部压痛,无肿胀,右髋关节强直,屈伸不利,右髋关节X线示:右髋关节骨质未见明显破坏,关节间隙稍窄,既往患有原发性肺结核。髋关节结核往往是()。 A.单关节疼痛发病。 发病急,病程发展快。 多关节性疼痛。 以脊柱小关节痛为主。 好发于老年人。 可自愈。
患者男,20岁。发病前5d有性接触史,出现阴茎包皮疼痛性溃疡,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并压痛。如用阿奇霉素治疗该疾病,推荐使用的治疗方法为() A.1g/d,单剂量口服。 500mg,2次/d,共3d。 500mg,4次/d,共7d。 500mg/d,单剂量口服。 1g/d,分2次口服。
局麻药引起惊厥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PaC02。 酸碱度。 温度。 药物相互作用。 贫血。
下列关于局麻药叙述中,错误的是() 酯类局麻药在体内分解迅速,分解产物的毒性不强。 酰胺类局麻药分解较慢,分解产物毒性较大,容易发生延迟毒性反应。 对酯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可改用酰胺类药物。 先用酯类药,后用酰胺类药物,可减少其毒性。 将酯类药物与酰胺类药物混合使用可减轻其毒性。
在形成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的骨骼因素中,下列哪项是主要因素() 上颌前突。 上颌后缩。 上颌前突,下颌后缩。 下颌后缩。 下颌后缩。
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