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题库>口腔颌面外科学题库

问题:

[单选] 男,25岁。面部跌伤1小时来院急诊。检查见唇部及舌部撕裂伤,唇部有明显活动性出血。应采取的止血方法是()

A . 钳夹、结扎止血
B . 阻断止血
C . 压迫止血
D . 药物止血
E . 低温止血

患者,61岁,近期行走不灵活,转身困难,不能后退,面部表情少,步行时向前冲,但生活尚自理。诊断上首先考虑() 脑血栓形成。 帕金森病。 脑出血。 重症肌无力。 运动神经元病。 女性,31岁,右下颌淋巴结肿大,切除活检。镜下为上皮样肉芽肿样病变,非融合状,中心有坏死,周围网状纤维胶原化。其坏死的形态为() 凝固性坏死。 梗死。 纤维素样坏死。 液化性坏死。 出血性坏死。 肝脏以左叶肿大为主,见于下列哪一种疾病() 肝炎。 血吸虫肝病。 肝淤血。 脂肪肝。 白血病。 男孩,4岁。7月15日因突发高热、抽搐6小时。体检:体温40℃,血压低。最可能的诊断是()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流行性乙型脑炎。 结核性脑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病毒性脑炎。 由病毒引起的性病有()()()等 男,25岁。面部跌伤1小时来院急诊。检查见唇部及舌部撕裂伤,唇部有明显活动性出血。应采取的止血方法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钳夹、结扎止血法为术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即用血管钳将看得见的出血点进行快速、准确的钳夹止血。区域阻断止血法:对血液循环十分丰富的组织采用此法预防和处理出血,在切口周围或在切除肿物血供的近心端先行圈式或栅栏式逢扎。压迫止血法:当组织基底移动性差,不能缝合或缝合效果不佳时,可转移邻近肌肉或其他组织覆盖、填塞加压止血。低温降压止血法:体温降压麻醉(体温降至32度左右)可减少机体周围组织的血容量,从而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局部冷冻降温(通常使用液氮)后再行手术,也可明显的减少出血。因此答案A是正确的。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