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大学医学心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医患关系
【答案】医患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是人际关系在医疗情境中的一种具体化形式,是指以医务人员为一方,以病人为另一方的人际关系。
二、简答题
2. 简述医学心理学兴起与发展的一个标志及三个阶段。
【答案】(1)医学心理学诞生的两个个标志:①医学心理学的诞生应追溯到1852年德国的洛采出版了第一本《医学心理学》的著作; ②美国魏特曼于1896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了第一个临床心理诊所。
(2)医学心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①初创时期,大约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 ②应用时期,从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 ③发展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
一、名词解释
1. 心理护理
【答案】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根据医护心理学理论,通过人际交往,影响或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疾病的康复或向健康方向发展。
二、简答题
2. 简述心理护理的原则。
【答案】心理护理的原则主要有:
(1)交往的原则:通过交往可以交流感情、协调关系、满足需要、减少孤寂。交往有利于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帮助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启迪的原则:护士在进行心理护理时,应不断用医学知识、医护心理学的知识向病人宣教解释。给病人以启迪,从而消除病人对疾病的错误观念和认识,使其正确对待疾病。
(3)针对性原则:根据每个人在疾病不同阶段所出现的不同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采取各种对策。
(4)自我护理原则:护士应帮助,启发和指导病人尽可能地进行自我护理。良好的自我护理是心理健康的表现。病人在医护人员帮助下,以平等的地位参加自身的医疗活动。
一、名词解释
1. 系统化整体护理
【答案】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整体医学观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将护理临床业务与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突出了护理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二、简答题
2. 如何做好儿童的心理保健?
【答案】儿童时期是进行语言训练的关键,也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独立意识的最好时期。
(1)抓住关键期,促进全面健康发展。儿童发展的过程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主题,即关键期。一般认为,婴幼儿阶段是人一生认识功能发展,特别是感知、母语等智力因素发展关键时期。随着神经细胞的迅速发展,适时地给孩子发展所需的不同颜色、形象、声音及触动觉、温度觉的相应刺激,这就给儿童一生认识功能发展奠定了较高的起点。3~7岁是人格、情感和意志发展的关键期。这段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克服困难的勇气、坚韧的意志及与人交往的技巧和诚实、善良的品质、这都将使孩子受益终生。(2)家长与教师的身教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3岁以内的孩子对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很感兴趣。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别是身教作用。老师在幼儿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在幼儿园和小学时,孩子心目中的老师将逐渐取代父母的地位。因此老师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十分重要。每个老师都应懂得儿童心理。在启蒙教育中,婴幼儿心理健康直接依赖于父母与老师的心理素质与健康行为。